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隐患的形成机理及治理对策

被引:5
作者
沈宏超
机构
[1]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隐患; 碎片化; 低端化; 过度竞争;
D O I
10.13891/j.cnki.mer.2014.06.006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背后却存在产业布局的同构化和碎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低端化和粗放式,产业市场的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等多种隐患。隐患的形成是地方政府、企业、国际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消除隐患需要政府在政绩观和发展观、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区域合作、创新型人才引进与培育、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保障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端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J].
李琪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3, 34 (06) :104-107
[2]   从美国经验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端化问题 [J].
姜达洋 ;
李宁 .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 (01) :89-92
[3]   什么原因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陷入困局——以LED产业大起大落面临的问题为例 [J].
张于喆 .
中国中小企业, 2013, (01) :50-55
[4]   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叩门,中国怎么办? [J].
芮明杰 .
当代财经, 2012, (08) :5-12
[5]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制约因素分析 [J].
王维 .
亚太经济, 2012, (04) :66-70
[6]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基于“链”的经济分析 [J].
刘志彪 .
产业经济研究, 2012, (03) :9-17
[7]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何避免低端锁定——以风电设备制造业为例 [J].
白雪洁 ;
李媛 .
中国科技论坛, 2012, (03) :50-55
[8]   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 [J].
程宇 ;
肖文涛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02) :30-35
[9]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 [J].
李晓华 ;
吕铁 .
宏观经济研究, 2010, (09) :20-26
[10]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J].
熊斌 ;
葛玉辉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0, (08)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