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1999-2013年森林植被碳储量变化研究

被引:3
作者
夏栗 [1 ,2 ]
王福生 [2 ]
刘大逵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中南大学空间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
关键词
森林植被; 生物量; 碳储量; 碳密度; 林龄; 湖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研究湖南省1999-2013年间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动态变化,本文以湖南省1999-2003年、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3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为基础,采用森林植被生物因子计算法,对湖南省近年来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为30 070.1万t,其中天然林植被主要以中龄林、幼龄林和近熟林存在,其碳储量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和潜力;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密度随着树种的不同而变化,较大的有阔叶树、竹林、针叶树、针阔混和栎类;湖南省天然林中碳储量较大的树种为阔叶树、竹林、针叶树和针阔混,表明这些树种对湖南森林植被碳汇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大气碳的潜力 [J].
王效科 ;
冯宗炜 .
生态学杂志, 2000, (04) :72-74
[22]   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问题与进展 [J].
聂道平 ;
徐德应 ;
王兵 .
世界林业研究, 1997, (05) :34-41
[23]   毛竹林结构的动态特性 [J].
聂道平 .
林业科学, 1994, (03) :201-208
[24]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与林业 [J].
徐德应 ;
刘世荣 .
世界林业研究, 1992, (01) :25-32
[25]   安徽黟县次生灌丛和灌草丛生产力的研究 [J].
金小华 ;
刘宏纲 ;
宋永昌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0, (03) :2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