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不同部位油井生产特征研究

被引:8
作者
闫长辉 [1 ]
陈青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生产动态特征; 产水特征; 岩溶部位; 塔河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6口典型井的生产特征,研究了不同部位油井的产水特征,认为有4种:自然投产即见水型、酸压投产即见水型、自然投产一段时间见水型、酸压投产一段时间见水型。就油井所在不同部位(缝、洞或缝-洞组合)对单井产水特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油井所处部位不同,对产水特征的影响不同:位于缝部位的油井主要特征是缝产水;钻遇溶洞的油井主要特征是洞产水;对既钻遇溶洞、在裸眼段又发育天然裂缝的油井,其产水特征为缝-洞组合型。缝产水含水率上升快而洞产水含水率上升稳定且有无水采油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4+644 +6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储层连通性及其油(气)水分布关系 [J].
张林艳 .
中外能源, 2006, (05) :32-36
[2]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及其开采特征 [J].
陈志海 ;
戴勇 ;
郎兆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101-105
[3]   塔河油田4区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井间连通性研究 [J].
杨敏 .
新疆地质, 2004, (02) :196-199
[4]   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洞穴识别及预测 [J].
李宗杰 ;
王勤聪 .
新疆地质, 2003, (02) :181-184
[5]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J].
林忠民 .
石油学报, 2002, (03) :23-26+7
[6]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貌形成机制 [J].
王良俊 ;
李桂卿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6) :480-482+454
[7]   地震反演的应用与限制 [J].
姚逢昌 ;
甘利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2) :53-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