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来自信用观点的解释

被引:23
作者
索彦峰 [1 ]
陈继明 [2 ]
机构
[1]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2]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关键词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信用观点; 信用可得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以货币政策的"信用观点"为理论前提,运用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直接融资还不发达、东、中、西部地区的银行体系特征还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背景下,中央银行统一的货币政策通过各地区的银行体系进行传导时,将通过影响各地区银行系统提供信贷的能力而影响各地区私人部门的信用可得性,从而导致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最终表现为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为此中央银行必须实施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122 +1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J].
杨晓 ;
杨开忠 .
财经研究, 2007, (02) :4-15
[2]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以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J].
胥嘉国 .
当代经济科学, 2006, (06) :22-26+122
[3]   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J].
索彦峰 ;
于波 .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6, (06) :42-48
[4]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J].
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银行改革组 ;
陆磊 .
金融研究, 2006, (09) :1-14
[5]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构VAR模型下的实证分析 [J].
张晶 .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6, (04) :70-79
[6]   我国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内在关系实证分析 [J].
彭建刚 ;
李关政 .
金融研究, 2006, (04) :90-100
[7]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 [J].
宋旺 ;
钟正生 .
经济研究, 2006, (03) :46-58
[8]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西部经济发展与东部比较 [J].
王满仓 ;
王里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32-36
[9]   统一货币政策框架下区域性金融调控机制构想——基于广西的实证分析 [J].
范祚军 ;
洪菲 .
经济科学, 2005, (01) :29-39
[10]   论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职能 [J].
周逢民 .
金融研究, 2004, (07)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