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分析方法

被引:101
作者
金菊良 [1 ,2 ]
沈时兴 [1 ,2 ]
郦建强 [3 ]
崔毅 [4 ]
吴成国 [1 ,2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2] 合肥工业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
[3]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4]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管理;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诊断分析; 集对分析; 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偏联系数; 淮北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为在随机、模糊、未确知等不确定性条件下定量评判和诊断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用联系数有效处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间的不确定性,提出用最小相对熵原理综合评价样本联系数和评价指标值联系数,构造了减法集对势这一新的集对势函数,并用于测度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在当前宏观期望层次上所处的确定性状态和发展趋势、诊断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脆弱性指标,进而建立了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分析的一套方法(CNAD)。CNAD在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淮北地区2004、2010、202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均介于承载力一般等级与较弱等级之间;这3 a的评价样本联系数、评价指标值联系数、平均联系数值中只有2020年的评价指标值联系数处于偏反势(接近反势的临界值),其余联系数均处于反势,说明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发展趋势为负向发展,水资源承载状态十分严峻。CNAD充分挖掘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标准等级与评价指标样本值之间各单指标联系数的评价信息,评价和诊断的结果可靠、合理,方法直观、简便、通用性强,在各种实际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诊断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1]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J].
李云玲 ;
郭旭宁 ;
郭东阳 ;
王晓红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3) :342-349
[12]   水资源设计承载力的探讨 [J].
丁晶 ;
覃光华 ;
李红霞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7 (04) :1-6
[13]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 [J].
杨鑫 ;
王莹 ;
王龙 ;
文俊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2016, (04) :98-102
[14]   中国水资源配置30年 [J].
王浩 ;
游进军 .
水利学报, 2016, 47 (03) :265-271+282
[15]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Water-Deficient Regions:A Case Study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China.[J].WANG Zhong-gen;LUO Yu-zhou;ZHANG Ming-hua;XIA Jun;.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4, 01
[16]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Tarim River Basin;Xinjiang;China.[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9, 01
[17]   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孟宪萌 ;
胡和平 .
水利学报, 2009, 40 (03) :257-262
[18]   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的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耦合模型 [J].
吴开亚 ;
金菊良 ;
周玉良 ;
王文圣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8, (03) :6-12
[19]   基于联系数的流域水安全评价模型 [J].
金菊良 ;
吴开亚 ;
魏一鸣 .
水利学报, 2008, (04) :401-409
[20]   信息熵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耦合的区域水安全评价模型 [J].
金菊良 ;
吴开亚 ;
李如忠 ;
洪天求 .
水力发电学报, 2007, (06) :61-6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