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结构、内生能力与乡村振兴

被引:67
作者
张丙宣
华逸婕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内生能力; 资源禀赋结构;
D O I
10.14167/j.zjss.2018.05.007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升乡村内生能力。基于激励结构与内生能力的分析框架,本文分析了赶超战略时期的乡村衰退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赶超战略中以GDP为中心的激励结构造成了资源的错配和乡村内生能力的弱化,导致乡村衰退;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包容性制度建设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乡村内生能力,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虽然有时空差异,但是,应该从外生性发展向内生性发展转变,从经济发展向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转变,需要依赖乡村内生能力的提升和乡村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157 +157-1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层治理现代化与传统制度转化 [J].
张丙宣 ;
卢志朋 ;
邱炜鹏 .
社会治理, 2017, (10) :73-78
[2]   资本驱动下乡村复兴的反思与模式建构——基于济南市唐王镇两个典型村庄的比较 [J].
王京海 ;
张京祥 .
国际城市规划, 2016, 31 (05) :121-127
[3]   “资本下乡”与村庄的再造 [J].
焦长权 ;
周飞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1) :100-116+205
[4]   通往集体债务之路:政府组织、社会制度与乡村中国的公共产品供给 [J].
周雪光 ;
程宇 .
公共行政评论, 2012, 5 (01) :46-77+180
[5]   中国地方政府应对市场化改革的策略:抓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理论假说与案例研究 [J].
曹正汉 ;
史晋川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4) :1-27+243
[6]   “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 [J].
徐勇 .
学术月刊, 2007, (08) :13-20
[7]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8]   村务监督的制度创新及其绩效——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调查 [J].
卢福营 ;
孙琼欢 .
社会科学, 2006, (02) :98-107
[9]   运动式的乡村建设:理解与反思——以“部门包村”工作为案例 [J].
严国方 ;
肖唐镖 .
中国农村观察, 2004, (05) :69-78+80
[10]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4, (06) :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