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1961—2009年极端高温事件的演变特征

被引:40
作者
陈少勇 [1 ,2 ]
王劲松 [1 ]
郭俊庭 [2 ]
芦旭东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白银市气象局
关键词
极端高温; 气候变化; 环流; 西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35个测站1961—2009年历年逐日地面最高气温和NCEP/NCAR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子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49 a西北地区高温事件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极端高温的高值区在新疆大部分地区、河西走廊西部、甘肃中北部、陇东南、宁夏北部和陕西,这些地方的高温阈值在30℃以上;区域年极端高温频率以1.8 d/10 a的速率显著增多,1970年代中期高温日数发生由少至多的转型,1994年有突变,高温频数有显著的3~5 a周期,目前仍处于高温频发阶段;极端最高气温介于22.5~47.8℃之间,最大值出现在吐鲁番盆地。4—10月皆可出现高温,但主要出现在6—8月,其中7月最多。6月高温频率增加最显著,其他月份增加不明显;高温越强,持续日数越长,高温频发的时段也是高温最强的时段。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高温事件增多,强度增强。从大气环流合成分析表明,乌山脊、巴尔喀什湖低槽和蒙古脊中高层位置稳定,大气为准正压状态,西北地区在蒙古高脊控制下,有利于形成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
引用
收藏
页码:832 / 84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气温日较差研究进展: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J].
汪凯 ;
叶红 ;
唐立娜 ;
陈峰 ;
熊永柱 ;
李祥余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 (06) :417-423
[2]   祁连山层状云的时空分布及其环流特征分析 [J].
陈少勇 ;
石光普 ;
董安祥 ;
张晓芬 .
中国沙漠, 2010, 30 (04) :946-953
[3]   中国西北地区近47a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J].
陈少勇 ;
张康林 ;
邢晓宾 ;
董安祥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7) :1142-1152
[4]   江苏省近45a极端气候的变化特征 [J].
潘敖大 ;
范苏丹 ;
陈海山 .
气象科学, 2010, 30 (01) :87-92
[5]   大气环流降尺度因子在中国东部夏季降水预测中的作用 [J].
魏凤英 ;
黄嘉佑 .
大气科学, 2010, (01) :202-212
[6]   乌鲁木齐极端天气事件及其与区域气候变化的联系 [J].
杨霞 ;
赵逸舟 ;
李圆圆 ;
赵克明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6) :867-873
[7]   亚洲中部干旱区在20世纪两次暖期的表现 [J].
王劲松 ;
陈发虎 ;
靳立亚 ;
魏锋 .
冰川冻土, 2008, (02) :224-233
[8]   21世纪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J].
胡宜昌 ;
董文杰 ;
何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10) :1066-1075
[9]   甘肃省夏季异常高温及其环流特征分析 [J].
赵庆云 ;
赵红岩 ;
王勇 .
中国沙漠, 2007, (04) :639-643
[10]   中国西北近45a来极端高温事件及其对区域性增暖的响应 [J].
王鹏祥 ;
杨金虎 .
中国沙漠, 2007, (04) :649-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