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部平原村庄农业生产区位研究——以河南南阳黄庄为例

被引:30
作者
李小建 [1 ,2 ]
高更和 [2 ,3 ]
机构
[1] 河南财经学院资源环境科学系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3] 南阳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业生产区位; 村庄; 平原; 中部农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8.05.017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通过对河南南阳黄庄村农户和农业生产调查以及遥感数据分析,发现人口高密度地区的平原村庄,在耕作半径极小的情况下,存在以住宅和村庄为中心的带状农业区位。从村边向外,可分为蔬菜带、蔬菜粮食混作带和粮食带。相应地,作物的劳动密集度逐渐降低,村地块的蔬菜种植面积比例以及农户微地块单位面积的投入和收益随距村庄距离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距离对农户农业生产区位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该结果验证了杜能环在耕作半径较小的中国中部农村的存在,但是造成这种空间分异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物理交通费用的不同,而是作物劳动密集度和地块肥力的差异,基于一定技术条件下的劳动力耕作能力也有一定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16 / 6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TESTING MACRO-THUNEN MODELS BY LINEAR-PROGRAMMING [J].
JONES, RC .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76, 28 (04) :353-361
[12]   THE DECISION-PROCESS IN SPATIAL CONTEXT [J].
WOLPERT, J .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64, 54 (04) :537-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