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江汉平原12.76 cal. ka B.P.以来环境干湿变化的高分辨率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李枫
[1
]
吴立
[1
]
朱诚
[1
]
孙伟
[1
]
王晓翠
[1
]
孟华平
[2
]
刘辉
[2
]
齐士峥
[3
]
龚琪岚
[3
]
朱光耀
[4
]
周凤琴
[5
]
李溯源
[6
]
欧阳杰
[7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 高雄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4] 蚌埠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
[5] 长江水利委员会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6]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7]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文法系
来源: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江汉平原;
Ti元素含量;
Rb/Sr;
磁化率;
干湿变化;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2.07.018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3 ;
摘要:
选择位于江汉平原的JZ-2010湖相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AMS14C测年建立江汉平原12.76 cal.ka B.P.以来环境演变的时间序列。对湖相沉积物中元素Rb和Sr的差异分布、Rb/Sr值、Ti元素含量以及磁化率等多项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江汉平原12.76 cal.ka B.P.以来环境干湿变化经历了晚冰期由偏干转向偏湿波动、全新世开始湿度增强、全新世中期偏湿到湿润再至干湿波动,全新世晚期至现代偏湿到偏干的过程。磁化率波动与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各文化类型出现或转型相关。江汉平原环境干湿变化体现东亚季风环流影响,驱动机制主要是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还受到东北、北、西三面环山而东南面向夏季风倾斜开放的地势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78 / 88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