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点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建立的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血流变学及生化学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国春 [1 ]
黄新武 [2 ]
张红 [2 ]
秦大莲 [2 ]
机构
[1] 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药剂科
[2] 泸州医学院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血管性痴呆; 血流变学; 生化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建立不同时点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建立的大鼠改良血管性痴呆模型,观察血流变学指标及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以便更好的了解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过程。[方法]采取间隔3d分2次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术后8周测定学习记忆能力后,取血检测血流变学指标及制备脑组织匀浆检测TNF-α、IL-1β、NO、NOS、SOD、MDA。[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学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TNF-α、IL-1β、NO、MDA含量明显升高,NOS活性显著增加,SOD活性明显降低。[结论]不同时点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建造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的血流变学异常,多种生化指标改变,符合血管性痴呆病理生理过程是一种较为理想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718 / 7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同时点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 [J].
黄新武 ;
李华 ;
秦大莲 ;
陈美娟 ;
张红 ;
章卓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14) :2006-2007
[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NO/NOS变化研究 [J].
秦信贵 ;
肖顺武 .
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06) :34-35
[3]   血管性痴呆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与TNF-α的表达 [J].
景玉宏 ;
宋焱峰 ;
王子仁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4, (06) :418-421
[4]   脑灵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作用机理的研究 [J].
凌方明 ;
卢桂梅 ;
陈景亮 ;
高敏 .
中医药学刊, 2003, (07) :1048-1049
[5]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评价 [J].
蔡晶 ;
杜建 ;
不详 .
中医药学刊 , 2002, (05) :617-618+620
[6]   不同动物的不同脑供血动脉结扎后存活率比较 [J].
张留宝 ;
陈进贵 ;
刘平 .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 2002, (02)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