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链集聚与产业竞争力

被引:15
作者
高伟凯 [1 ]
徐力行 [2 ]
魏伟 [2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3] 不详
[4]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5] 不详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产业链; 产业集聚; 产业竞争力;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10.02.036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本文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并制作了中国产业链图谱,在此基础上划分了三种产业链类型,而后采用江苏采掘和制造业数据,测算了其产业集聚度和相对竞争力指数,按产业链三种类型分别分析了区域产业集聚度与竞争力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必须强调产业链条上各链环产业的集中度配比合适、发展协调,不能推动单个产业的所谓的跨越式发展,但产业链交叉链环有着较高的集聚度选择弹性;选择哪些产业链或交叉链环重点发展,取决于当地的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等多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   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J].
邓兆祥 ;
杨杰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5 (03) :6-11
[3]   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供应链管理 [J].
周旻 ;
邓飞其 .
商业研究, 2009, (02) :88-90
[4]   产业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设计 [J].
王连芬 ;
张少杰 .
统计与决策, 2008, (10) :49-50
[5]   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链动态演进 [J].
唐浩 ;
蒋永穆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5) :14-24
[6]   基于产业链的品牌联合 [J].
许基南 .
经济管理, 2008, (01) :59-64
[7]   产业链协同整合实证研究——一个循环经济的视角 [J].
刘慧波 ;
黄祖辉 .
技术经济, 2007, (09) :24-26+48
[8]   产业链“波粒二象性”研究——论产业链的特性、结构及其整合 [J].
邵昶 ;
李健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9) :5-13
[9]   基于灰色关联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研究 [J].
吴歆 ;
方志耕 ;
阮爱清 .
工业技术经济, 2007, (02) :40-43
[10]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 [J].
高峰 .
现代管理科学, 2007, (01)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