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阔叶树种枯落叶对陕北风沙区针叶林土壤极化的防治效应

被引:3
作者
刘增文
米彩红
潘岱立
杨森浩
李卓青
罗伟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半干旱风沙区; 油松; 樟子松; 土壤退化; 土壤极化;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1.05.003
中图分类号
S714.2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针、阔叶树种的种间关系,为通过针、阔混交或枯落叶客置来防治人工针叶纯林土壤的极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北部半干旱风沙区的靖边县,选择覆盖度达到90%~100%的22年生油松和25年生樟子松纯林,建立20 m×20 m的标准地,以5样方(1 m×1 m)混合采样法采集0~10 cm土层腐殖质土壤和附近不同针、阔叶树种的当年枯落叶后,进行室内混合培养试验。【结果】油松纯林会导致土壤养分含量、部分酶活性降低及真菌、放线菌数量明显减少的负向极化发展趋势,樟子松纯林会导致土壤部分酶(脲酶、蔗糖酶)活性降低和细菌数量明显减少的负向极化发展趋势。引入阔叶树种枯落叶防治油松纯林土壤极化的优先顺序为:引入白榆、沙棘和旱柳最好,其次为紫穗槐,而小叶杨、刺槐和柠条则均不适宜引入;引入阔叶树种枯落叶防治樟子松纯林土壤极化的优先顺序为:引入沙棘最好,其次为柠条,引入小叶杨和白榆效果不明显,而刺槐、紫穗槐和旱柳则均不适宜引入。【结论】不同阔叶树种枯落叶对针叶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效应有明显差异;筛选出了防治陕北风沙区针叶林土壤极化的阔叶树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陕北半干旱风沙区人工纯林土壤性质极化研究 [J].
刘增文 ;
段而军 ;
刘卓玛姐 ;
冯顺煜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02) :1-9
[2]   秦岭山区人工林地枯落叶客置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J].
刘增文 ;
段而军 ;
高文俊 ;
张丽萍 ;
杜红霞 ;
付刚 ;
崔芳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4) :704-710
[3]   一个新概念:人工纯林土壤性质的极化 [J].
刘增文 ;
段而军 ;
付刚 ;
崔芳芳 ;
高文俊 .
土壤学报, 2007, (06) :1119-1126
[4]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物量的变化 [J].
焦如珍 ;
杨承栋 ;
孙启武 ;
张家诚 .
林业科学, 2005, (06) :166-168
[5]   论粤西退化桉树林地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J].
方代有 .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5, (03) :22+25-22
[6]   杨树人工林营养及施肥研究进展 [J].
余常兵 ;
陈防 ;
万开元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 (03) :67-71
[7]   引种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影响的研究 [J].
杨茂生 ;
谢会成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 (03) :35-37+77
[8]   混交林种间养分关系研究进展 [J].
蒋三乃 ;
翟明普 ;
贾黎明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 (02) :72-77
[9]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与微生物含量的研究 [J].
闫德仁 ;
刘永军 ;
王晶莹 ;
杨茂仁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6, (03) :46-50
[10]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