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西部沙源地影响沙尘暴扩展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李彰俊 [1 ]
姜学恭 [2 ]
程丛兰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3]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沙尘暴; 沙源地; 沙尘传输;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对2002年3月18—22日沙尘暴过程进行的数值模拟及针对内蒙古中西部沙尘源地影响的敏感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中西部荒漠化草原生态的迅速恶化是2001年前后沙尘天气的频繁发生的部分原因。由于沙源地海拔高度的不同和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在沙尘远距离输送过程中可能出现两个不同高度而相互孤立的优势沙尘输送带,分别位于对流层和地面附近。其传输距离、传输速度、影响地区、影响时间存在巨大差异。内蒙古中西部沙源地的起沙主要通过地面附近的沙尘输送带向东、向南传输。其通过对流层的传输随沙尘区的不断扩展而越来越弱,进而被其他更高海拔高度的沙源地起沙所取代。
引用
收藏
页码:851 / 8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一次沙尘暴过程TSP质量浓度的连续观测和分析 [J].
沈建国 ;
刘菲 ;
牛生杰 ;
姜学恭 .
中国沙漠, 2006, (05) :786-791
[2]   西安沙尘天气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J].
宁海文 ;
王式功 ;
杜继稳 .
中国沙漠, 2005, (06) :94-98
[3]   南疆盆地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及我国沙尘天气强度划分标准的研究 [J].
李霞 ;
胡秀清 ;
崔彩霞 ;
李娟 .
中国沙漠, 2005, (04) :488-495
[4]   兰州市2001年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的特征分析 [J].
权建农 ;
奚晓霞 ;
王鑫 ;
李杰 ;
张镭 .
中国沙漠, 2005, (01) :95-99
[5]   与动力场相耦合的区域沙尘分档模式及个例模拟 [J].
程丛兰 ;
王迎春 ;
刘伟东 ;
张小玲 ;
徐晓峰 ;
谢璞 .
科学通报, 2004, (19) :2007-2013
[6]   沙尘暴研究中的若干科学问题 [J].
石广玉 ;
赵思雄 .
大气科学, 2003, (04) :591-606
[7]   2000年春季沙尘暴动力学特征 [J].
周秀骥 ;
徐祥德 ;
颜鹏 ;
翁永辉 ;
王建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4) :327-334
[8]   贺兰山地区春季沙尘气溶胶的化学组分和富集因子分析 [J].
牛生杰 ;
章澄昌 .
中国沙漠, 2000, (03) :33-37
[9]   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J].
叶笃正 ;
丑纪范 ;
刘纪远 ;
张增祥 ;
王一谋 ;
周自江 ;
鞠洪波 ;
黄签 .
地理学报, 2000, (05) :513-521
[10]   我国西北地区黑风暴的成因和对策 [J].
王式功,杨德保,金炯,徐启运,杨瑜峰 .
中国沙漠, 1995, (01) :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