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青藏高原北缘山脉隆升时限的同位素证据
被引:10
作者
:
陈正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陈正乐
王小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王小凤
冯夏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冯夏红
王长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王长秋
刘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刘健
机构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3]
Dartmouth College
[4]
北京大学地质系
来源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03年
/ 03期
关键词
:
青藏高原北缘;
山脉隆升;
稳定同位素;
D O I
:
10.13278/j.cnki.jjuese.2003.03.003
中图分类号
:
P542.2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青藏高原北缘江尕勒萨依地区新生代地层中自生矿物的O和C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18O和δ13C在渐新世早期和中新世早期都出现急剧的变化。沉积学特征也表明中新世早期新生代沉积物质粒度快速变大,而上新世至早第四纪沉积速率急剧加大。由此推断,青藏高原北缘山脉最早期的隆升开始于渐新世的早期;并在中新世早期出现过山脉的快速隆升;而上新世至第四纪早期山脉的隆升最为强烈。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新生代阿尔金山脉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陈正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陈正乐
张岳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岳桥
王小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王小凤
陈宣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陈宣华
Washburn Z.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Washburn Z.
Arrowsmith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Arrowsmith J.
[J].
地球学报,
2001,
(05)
: 413
-
418
[2]
阿尔金构造带西段榴辉岩的Sm-Nd及U-Pb年龄——阿尔金构造带中加里东期山根存在的证据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张建新
张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张泽明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许志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经绥
崔军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崔军文
[J].
科学通报,
1999,
(10)
: 1109
-
1112
[3]
西昆仑卡日巴生岩体和苦子干岩体的隆升——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的证据
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王军
[J].
地质论评,
1998,
(04)
: 435
-
442
[4]
吉隆盆地的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喜马拉雅山隆起
王富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王富葆
李升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李升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捷
阎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阎革
申旭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申旭辉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 329
-
335
[5]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地区晚新生代隆起过程及自然环境变化初探
张青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张青松
李炳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李炳元
[J].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03)
: 234
-
240
[6]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郑永飞, 2000
[7]
同位素地球化学[M]. 地质出版社 , 魏菊英, 1988
[8]
Mantledynamics,upliftoftheTibetanplateauandtheIndianmonsoon .2 MolnarP,EnglandP,JosephM. ReviewsofGeophysics . 1993
←
1
→
共 8 条
[1]
新生代阿尔金山脉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陈正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陈正乐
张岳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岳桥
王小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王小凤
陈宣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陈宣华
Washburn Z.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Washburn Z.
Arrowsmith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Arrowsmith J.
[J].
地球学报,
2001,
(05)
: 413
-
418
[2]
阿尔金构造带西段榴辉岩的Sm-Nd及U-Pb年龄——阿尔金构造带中加里东期山根存在的证据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张建新
张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张泽明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许志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经绥
崔军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崔军文
[J].
科学通报,
1999,
(10)
: 1109
-
1112
[3]
西昆仑卡日巴生岩体和苦子干岩体的隆升——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的证据
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王军
[J].
地质论评,
1998,
(04)
: 435
-
442
[4]
吉隆盆地的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喜马拉雅山隆起
王富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王富葆
李升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李升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捷
阎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阎革
申旭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申旭辉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 329
-
335
[5]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地区晚新生代隆起过程及自然环境变化初探
张青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张青松
李炳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李炳元
[J].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03)
: 234
-
240
[6]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郑永飞, 2000
[7]
同位素地球化学[M]. 地质出版社 , 魏菊英, 1988
[8]
Mantledynamics,upliftoftheTibetanplateauandtheIndianmonsoon .2 MolnarP,EnglandP,JosephM. ReviewsofGeophysics . 199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