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雷达反演参量联合的短时强降水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20
作者
吴涛 [1 ,2 ]
万玉发 [1 ]
王珊珊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 武汉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多雷达参量; 模糊逻辑; 短时强降水; 识别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6 [无线电气象学];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借鉴美国ANC(NCAR Auto-Nowcast System)基于模糊逻辑原理的临近预报技术思路,采用SWAN(Severe Weather Automatic Nowcast System)系统中雷达基本产品及其反演产品,研发了多参量联合的短时强降水落区识别算法,重点研究因子选取、误差分析及参数设置。基于历史资料分析结果筛选出1h定量降水预报QPF(Quantity Precipitation Forecast)、雨强RI(Rain Intensity)、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回波顶高ET(Echo Top)预报量作为识别因子,并设计出相应的隶属函数。结果表明,多因子联合识别短时强降水算法的CSI(Critical Success Index)指数为0.18,性能高于QPF判别法及仅使用单因子识别的模糊逻辑方法。强降水指数HRI(Heavy RainIndex)阈值设置测试表明,选择合适的HRI阈值有助于发挥算法性能,统计结果表明取0.5~0.6比较合理。同时,较高的空报率是影响算法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物杂波、因子场定常外推假设、不合适的Z-R关系、局地性强降水以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93 / 140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短时暴雨天气雷达回波概念模型的建立 [J].
孙莹 ;
王艳兰 ;
唐熠 ;
李向红 .
高原气象 , 2011, (01) :235-244
[2]   中尺度分析系统LAPS应用雷达资料的个例研究 [J].
李红莉 ;
崔春光 ;
王志斌 ;
王晓芳 ;
谢有才 .
高原气象, 2009, 28 (06) :1443-1452
[3]   “碧利斯”与“圣帕”引发湘东南特大暴雨雷达回波对比分析 [J].
黄小玉 ;
胡文东 ;
孙弘 ;
姚蓉 ;
石喜民 .
高原气象, 2009, 28 (03) :626-633
[4]   层状云和对流云的雷达识别及在估测雨量中的应用 [J].
仲凌志 ;
刘黎平 ;
顾松山 .
高原气象, 2007, (03) :593-602
[5]   双线偏振雷达判别降水粒子类型技术及其检验 [J].
曹俊武 ;
刘黎平 .
高原气象 , 2007, (01) :116-127
[6]   闽中北短时暴雨概念模型 [J].
陈秋萍 ;
余建华 ;
黄美金 ;
祖基煊 .
气象科技, 2005, (02) :115-119
[7]   闽南地区短时区域暴雨的天气及多普勒雷达资料概念模型 [J].
郭林 ;
陈礼斌 ;
施碧霞 ;
李建通 .
气象, 2003, (05) :41-45
[8]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 气象出版社 , 俞小鼎[等]编著, 2006
[9]  
Three-dimensional storm motion detection by conventional weather radar. Rinehart R E, Garvey E T. Nature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