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被引:54
作者
陈磊 [1 ]
何云凤 [2 ]
夏星星 [2 ]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
[2]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教育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面旗帜,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量表测量表明:(1)所调查贫困大学生样本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除认知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五个维度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对照组;除两维度差异不显著外,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节制维度高于全国常模,人际维度显著低于全国常模。(2)具体而言,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贫困大学生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触动、真诚、团队精神、爱与善良、希望信念,最差的五项品质为社交智慧、幽默风趣、创造力、领导能力、自制;贫困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的品质有11项,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的品质9项,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的品质有6项。(3)在贫困大学生群体内部也存在着年级、性别、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据此结果,本研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1+86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J].
罗开元 .
中国高等教育, 2003, (12) :46-47
[12]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矫正 [J].
傅彩云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0, (S1) :46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