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叶粉提取绿原酸工艺的优化

被引:9
作者
张凌裳 [1 ,2 ]
王红连 [1 ,2 ]
杜郭君 [1 ,2 ]
张东升 [1 ,2 ]
孙蔚榕 [1 ,2 ]
赵晓联 [2 ]
周群兰 [1 ]
谢骏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
关键词
杜仲叶; 绿原酸; 酶解; 超声波; 正交优选试验;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17.013
中图分类号
TQ461 [中草药制剂的生产];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优选杜仲叶粉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用酶解和超声相结合的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得出,在溶剂pH值为4.5,酶加入量为0.6%,酶解温度为40℃,料液比为1∶10,超声时间为30 min,绿原酸提取得率最大。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pH值为5.0,酶解温度为40℃,料液比为1∶10,超声时间为3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绿原酸提取得率可达3.05%。从与酶法和超声波法的比较试验得出,绿原酸提取得率比酶解高出5.54%,比超声波提取高出16.68%。[结论]采用酶解与超声波结合的方法,先让酶作用后,有利于超声波的进一步作用,促进绿原酸的释放,提取效果远远超过酶法和超声波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162 / 816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J].
齐惠丽 ;
赵广荣 ;
李东 .
西北药学杂志, 2007, (06) :300-301
[2]   应用超声波法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 [J].
府旗中 ;
王伯初 ;
许祥武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23-125
[3]   酶法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工艺研究 [J].
宋宏新 ;
戴瑜 .
西北植物学报 , 2006, (11) :2383-2387
[4]   酶法提取杜仲叶活性成分的研究 [J].
罗季阳 ;
田呈瑞 ;
张晓娟 .
食品科学, 2005, (01) :164-167
[5]   杜仲叶中氯原酸测定方法的比较 [J].
吴红 ;
李稳宏 ;
吴道澄 ;
李多伟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3, (01) :78-80
[6]   超声波提取杜仲叶的工艺研究 [J].
孙波 ;
彭密军 ;
杨晓燕 .
林产化学与工业, 1999, (03) :64-67
[7]   杜仲叶与皮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J].
张康健 ;
王蓝 ;
张凤云 ;
陈荣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6, (02) :44-48
[8]  
中药药理与应用[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浴生等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