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被引:69
作者
刘树根 [1 ]
宋金民 [1 ]
赵异华 [2 ]
钟勇 [1 ]
宋林珂 [2 ]
田艳红 [1 ]
梁锋 [2 ]
尹柯惟 [1 ]
李俊良 [2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
关键词
储层; 碳酸盐岩; 下寒武统; 龙王庙组; 控制因素;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四川盆地安岳特大型气田的主力储层。本文基于盆地周缘露头、钻井岩心和薄片资料,通过龙王庙组地层对比、储层岩石学、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等的研究,探讨了龙王庙组储层形成分布的控制因素。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整体上具有可对比性,储层岩性主要为粉-细晶(残余)砂屑白云岩、粉-细晶(残余)鲕粒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储层属于中低孔低渗型。孔隙度>2%的储层厚度多在20~60m,川中磨溪地区较高石梯地区厚,向西北方向剥蚀,向东南方向厚度减小。龙王庙组储层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控于3个因素:拉张槽继承性古地貌、同生期喀斯特作用和液态烃充注作用。拉张槽断层下盘形成的古地貌高地控制了龙王庙组颗粒滩的发育;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形成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后期成岩流体的进入和溶蚀孔洞的扩溶奠定了基础;生排烃高峰期的烃类充注作用,既能形成大量孔隙,又能对储层起到积极的保持作用。绵阳—长宁拉张槽东西两侧断阶形成的古地貌高地控制了龙王庙组早期优质储层的形成和分布;中三叠世期间拉张槽内下寒武统供烃中心与川中古隆起重叠地区是龙王庙组晚期优质储层最发育地区。四川盆地内龙王庙组优质储层最发育和天然气大规模成藏最有利地区均是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川中古隆起相重叠区的东侧,即高石梯—磨溪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7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发育规律 [J].
周进高 ;
房超 ;
季汉成 ;
张建勇 ;
赵菲 .
天然气工业, 2014, 34 (08) :27-36
[2]   川中古隆起龙王庙组特大型气田战略发现与理论技术创新 [J].
杜金虎 ;
邹才能 ;
徐春春 ;
何海清 ;
沈平 ;
杨跃明 ;
李亚林 ;
魏国齐 ;
汪泽成 ;
杨雨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3) :268-277
[3]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勘探发现 [J].
邹才能 ;
杜金虎 ;
徐春春 ;
汪泽成 ;
张宝民 ;
魏国齐 ;
王铜山 ;
姚根顺 ;
邓胜徽 ;
刘静江 ;
周慧 ;
徐安娜 ;
杨智 ;
姜华 ;
谷志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3) :278-293
[4]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 [J].
徐春春 ;
沈平 ;
杨跃明 ;
罗冰 ;
黄建章 ;
江兴福 ;
谢继容 ;
岑永静 .
天然气工业, 2014, 34 (03) :1-7
[5]   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气藏白云岩储层孔洞缝分布特征 [J].
高树生 ;
胡志明 ;
安为国 ;
刘华勋 ;
李海波 .
天然气工业, 2014, 34 (03) :103-109
[6]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特征及分布规律 [J].
姚根顺 ;
周进高 ;
邹伟宏 ;
张建勇 ;
潘立银 ;
郝毅 ;
王芳 ;
谷明峰 ;
董庸 ;
郑剑锋 ;
倪超 ;
辛勇光 .
海相油气地质, 2013, 18 (04) :1-8
[7]   四川盆地下组合张性构造特征 [J].
钟勇 ;
李亚林 ;
张晓斌 ;
刘树根 ;
刘定锦 ;
邓小江 ;
陈胜 ;
孙玮 ;
陈燕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 (05) :498-510
[8]   兴凯地裂运动与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勘探 [J].
刘树根 ;
孙玮 ;
罗志立 ;
宋金民 ;
钟勇 ;
田艳红 ;
彭瀚霖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 (05) :511-520
[9]   四川盆地中南部寒武系地层划分对比与沉积演化特征 [J].
李伟 ;
余华琪 ;
邓鸿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6) :681-690
[10]   四川盆地寒武系划分对比及特征 [J].
李磊 ;
谢劲松 ;
邓鸿斌 ;
杨小芬 ;
管丙娟 ;
陈文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2, 28 (03) :19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