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南部寒武系地层划分对比与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77
作者
李伟 [1 ]
余华琪 [1 ]
邓鸿斌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寒武系; 地层划分对比; 沉积相; 沉积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大量单井及野外露头资料的分析,依据岩性、电性、古生物特征等,确定川中、川南寒武系各层组的对应关系,提出川中—川南寒武系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新方案,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四川盆地中南部寒武纪不同时期的沉积相特征。研究表明,川南九老洞组基本对应川中的筇竹寺组,川南遇仙寺组基本对应川中沧浪铺组、龙王庙组、高台组,川南与川中洗象池群基本对应。川中—川南寒武系自下而上分为筇竹寺组、沧浪铺组、龙王庙组、陡坡寺组和洗象池群,长期受加里东运动形成的古隆起控制和影响,经历了滨岸—陆棚、局限台地—蒸发坪—陆棚潟湖、局限台地等3个演化阶段。龙王庙组和洗象池群的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岩溶白云岩等是该区碳酸盐岩油气资源勘探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681 / 6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四川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黄龙组沉积体系及其演化 [J].
李伟 ;
张志杰 ;
党录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4) :400-408
[2]   白云岩储集层埋藏溶蚀作用特征及意义——以塔里木盆地东部下古生界为例 [J].
金振奎 ;
余宽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4) :428-434
[3]   中上扬子寒武系蒸发岩岩相古地理 [J].
门玉澎 ;
许效松 ;
牟传龙 ;
余谦 ;
闫剑飞 ;
刘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0, 30 (03) :58-64
[4]   中国沉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与沉积学研究进展 [J].
孙龙德 ;
方朝亮 ;
李峰 ;
朱如凯 ;
何东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4) :385-396
[5]   深埋优质白云岩储集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与勘探意义 [J].
张静 ;
胡见义 ;
罗平 ;
宋金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2) :203-210
[6]   四川盆地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J].
张满郎 ;
谢增业 ;
李熙喆 ;
谷江锐 ;
杨威 ;
刘满仓 .
沉积学报, 2010, 28 (01) :128-139
[7]   四川盆地寒武系盐卤沉积特征及找钾前景 [J].
林耀庭 .
盐湖研究, 2009, 17 (02) :13-20
[8]   四川盆地东南部寒武系含气前景新认识 [J].
冉隆辉 ;
谢姚祥 ;
戴弹申 .
天然气工业, 2008, (05) :5-9+135
[9]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洗象池群有利储集层发育机制 [J].
王素芬 ;
李伟 ;
张帆 ;
王兴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2) :170-174
[10]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寒武系地层划分及对比研究 [J].
刘满仓 ;
杨威 ;
李其荣 ;
马彦良 ;
朱秋影 ;
谢增业 ;
金惠 ;
施振生 ;
沈珏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1) :100-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