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弧后扩张作用的探讨

被引:9
作者
刘池洋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
关键词
弧后扩张; 仰、俯冲板块运动速度矢量组合;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3.03.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俯冲之后的大洋板块继续向陆运动,导致大陆地壳和上地幔内部各圈层在深部发生多层次的水平剪切,引起弧后宽达几千公里地区的裂陷扩张,并形成盆地。其形成的盆地平行于俯冲带。弧后扩张作用的强度和存在与否,取决于仰、俯冲板块双方运动速度矢量的组合类型。离散型产生扩张,聚敛型则以挤压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东亚滨太平洋地区喜马拉雅期构造演化 [J].
崔盛芹 ;
李锦蓉 .
地质学报, 1990, (01) :1-12
[2]   由大量的地震资料推断的我国大陆构造应力场 [J].
许忠淮 ;
汪素云 ;
黄雨蕊 ;
高阿甲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6) :636-647
[3]   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成及演化 [J].
郭令智 ;
施央申 ;
马瑞士 .
地质学报, 1983, (01) :11-21
[4]   弧后盆地 [J].
许靖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79, (02) :243-251
[5]  
岩石圈[M]. 地震出版社 , 美国地球动力学委员会编, 1987
[6]  
Subduction zones and back arc basins — A review[J] . S. Uyeda.Geologische Rundschau . 1981 (2)
[7]  
Shear stress on the base of a lithospheric plate[J] . Jay Melosh.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