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教师流动:比较与借鉴

被引:24
作者
汪丞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中日教师流动; 教师定期流动制; 比较与借鉴;
D O I
10.13445/j.cnki.t.e.r.2005.04.014
中图分类号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教师流动的主导、流动过程、流向和流动的效果等四个方面对中日两国教师流动进行比较,呈现了我国教师流动的不足,并以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为借鉴,提出了规范和完善我国教师流动的的建议:第一,推动教师流动的制度化、法制化;第二,教师流动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师质量提高为目的;第三,改革教师的人事制度;第四,实行同工同酬,出台特殊津贴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我国区域内师资均衡发展的启示 [J].
汪丞 ;
方彤 .
中国教育学刊, 2005, (04) :59-62
[2]   日本教师人事制度及引发的思考 [J].
杨磊 .
基础教育参考, 2004, (09) :56-57
[3]   日本基础教育的突出特点 [J].
龙培民 .
基础教育参考, 2004, (08) :21-23
[4]   警惕名校对教育资源的垄断现象 [J].
顾银乔 .
基础教育参考, 2004, (08) :34-35
[6]   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内部流动问题的思考 [J].
尹博 .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2, (04) :1-3
[7]   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解决我国偏贫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问题的启示 [J].
薛国凤 .
日本问题研究, 2002, (01) :48-52
[8]   日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师定期流动 [J].
彭新实 .
外国教育研究, 2000, (05) :49-52
[9]   谈控制中小学教师流失的措施 [J].
傅树京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1) :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