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 条
中国城乡融合时空演化及驱动因素
被引:56
作者:
罗婉璐
[1
]
王武林
[2
,1
]
林珍
[1
]
周伟健
[1
]
机构:
[1]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
地理探测器;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 ;
摘要:
城乡融合是指导中国城乡转型的全新思路,探究城乡融合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是突破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困境的迫切需要。论文基于“基础—动力—结果”过程性框架,构建了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评价模型、kernel密度估计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测度2000—2020年中国的城乡融合水平,探究城乡融合水平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异质性演变。结果表明:(1)中国城乡融合水平整体较低,呈先降后升的“√”型演变趋势,空间差异趋于缩小。(2)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城乡融合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高值区中心极化特征突出,呈“带状”聚集趋势;中等水平区“集群化”特征有所减弱,且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蔓延的趋势;低值区团簇于西部地区,其数量趋于减少。(3)全国尺度城乡融合水平的核心因素为人口流动、经济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和教育支持,潜力因素为产业结构优化和对外开放水平,投资成效和政府干预“阈值”效应显著;区域尺度城乡融合水平的核心因素空间异质性明显,2020年东部地区为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成效、政府干预等,中部地区为投资成效、对外开放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等,西部地区为教育支持、政府干预、产业结构优化等;各驱动因素交互作用对城乡融合水平的影响程度远超单因素,交通通达性与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增强。中国城乡融合时空演化及机理研究可为乡村振兴以及城乡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29 / 643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