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融合时空演化及驱动因素

被引:56
作者
罗婉璐 [1 ]
王武林 [2 ,1 ]
林珍 [1 ]
周伟健 [1 ]
机构
[1]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 地理探测器;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 ;
摘要
城乡融合是指导中国城乡转型的全新思路,探究城乡融合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是突破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困境的迫切需要。论文基于“基础—动力—结果”过程性框架,构建了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评价模型、kernel密度估计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测度2000—2020年中国的城乡融合水平,探究城乡融合水平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异质性演变。结果表明:(1)中国城乡融合水平整体较低,呈先降后升的“√”型演变趋势,空间差异趋于缩小。(2)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城乡融合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高值区中心极化特征突出,呈“带状”聚集趋势;中等水平区“集群化”特征有所减弱,且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蔓延的趋势;低值区团簇于西部地区,其数量趋于减少。(3)全国尺度城乡融合水平的核心因素为人口流动、经济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和教育支持,潜力因素为产业结构优化和对外开放水平,投资成效和政府干预“阈值”效应显著;区域尺度城乡融合水平的核心因素空间异质性明显,2020年东部地区为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成效、政府干预等,中部地区为投资成效、对外开放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等,西部地区为教育支持、政府干预、产业结构优化等;各驱动因素交互作用对城乡融合水平的影响程度远超单因素,交通通达性与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增强。中国城乡融合时空演化及机理研究可为乡村振兴以及城乡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29 / 64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城乡共富”:“共同富裕”的内涵要义与实践遵循 [J].
徐俊峰 ;
葛扬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 (06) :20-28
[3]   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演化及影响因素 [J].
马志飞 ;
宋伟轩 ;
王捷凯 ;
陈艳如 ;
熊烨箐 .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 (06) :1467-1480
[4]   大都市边缘区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及效应评价——以长沙市望城区为例 [J].
贺艳华 ;
谭惠敏 ;
康富美 .
经济地理, 2022, 42 (05) :156-164
[5]   城乡融合理论:阶段、特征与启示 [J].
刘守英 ;
龙婷玉 .
经济学动态, 2022, (03) :21-34
[6]   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机制 [J].
蔡绍洪 ;
谷城 ;
张再杰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 43 (12) :202-213
[7]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崔树强 ;
周国华 ;
戴柳燕 ;
吴国华 ;
贺艳华 .
经济地理, 2022, 42 (02) :104-113
[8]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J].
刘合光 .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01) :149-157
[9]   中国城乡转型的时空格局及其优化决策 [J].
郭远智 ;
王介勇 .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 (11) :1799-1811
[10]   迈向城乡共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演变解读 [J].
张文斌 ;
张志斌 ;
董建红 ;
张怀林 ;
公维民 .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 (05) :88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