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外交政策研究中的思维定势

被引:11
作者
徐进 [1 ]
杜哲元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思维定势; 外交政策研究;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二十八字方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思维定势"是指一些知识和观念通过扩散与积淀等机制作用于认识主体,使认识主体的内心产生与其相似或相符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内容和心理预期与偏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界出现了一些思维定势,包括"韬晦"论、"不结盟"论、"不当头"论、"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论、"中美关系重中之重"论、"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论。这些思维定势在一定条件下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的目标、实质与趋势。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就有了反思和讨论这些思维定势向何处去的必要。中国的外交政策研究界如何解读"二十八字方针"与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如何解读"韬光养晦"与"奋发有为"之间的关系,将决定这些思维定势的生命力有多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2
页数:32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中国外交全面改革的开始 [J].
阎学通 .
世界知识, 2013, (24) :15-16
[2]   理念更新为中国外交注入新活力 [J].
曲星 .
世界知识, 2013, (24) :25-27
[4]   朝核问题与中国的政策 [J].
张沱生 .
国际安全研究, 2013, 31 (05) :52-61+156
[5]   在韬晦与有为之间:中国在保障国际安全中的作用 [J].
徐进 .
国际安全研究, 2013, 31 (04) :83-102+158
[6]   “中俄结盟”为何缺乏现实可行性——基于两国关系历史和现实的考量 [J].
赵华胜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3, (10) :62-71
[7]   中国为什么不结盟? [J].
凌胜利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3, 30 (03) :20-33
[8]   处在十字路口的中日关系 [J].
刘江永 .
时事报告, 2013, (02) :44-45
[9]   后危机时代的大国关系格局与新动向 [J].
金灿荣 ;
段皓文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0 (01) :55-64
[10]   中国外交需要战略转型 [J].
牛新春 .
现代国际关系, 2013,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