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模块内容标准解读

被引:14
作者
段青
机构
[1]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基础模块; 内容标准; 解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小学和初中基础模块的专题有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与加工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该模块以基础性作为内容选择的重要原则。基础性体现为信息技术的常识性内容、必备操作、基本应用能力。在小学和初中的内容目标和层次水平的处理上,相互衔接、各有侧重,逐层递进、螺旋上升,小学部分侧重于观察、认识和了解,初中部分侧重于观察、尝试、操作体验和简单的综合应用。基础模块内容标准的主要特点,一是适应教学需求,突出教学内容的具体表达和目标层次的恰当描述,在条目的内容描述中,把各单元的知识点和教学范围逐一列出,便于师生把握教学内容和尺度;二是顺应技术发展,强调内容目标与实际应用的紧密联系,把脉技术的发展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应该作为教学范畴的技术内容引入到标准之中;三是转变惟技能训练,注重技术内涵和技术文化的渗透,在强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师生关注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关注技术内涵的理解和提炼。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的三层架构 [J].
钟柏昌 ;
李艺 .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05) :17-21+35
[2]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建设三元本质说 [J].
李艺 ;
钟柏昌 .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31 (02) :74-79
[3]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顾建军等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