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IS数据的中国地面水汽压模拟与分析

被引:11
作者
张丹 [1 ,2 ]
刘昌明 [1 ,3 ]
付永锋 [4 ]
邱新法 [5 ]
刘小莽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4]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
MODIS; 大气可降水量; 地面水汽压; 地形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 [水汽、凝结和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2006年MODIS逐日红外与近红外大气可降水量(MOD05)数据,结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建立了中国逐月地面水汽压模拟统计模型,得到了2006年1km×1km中国逐月地面水汽压数据集。通过对全国33个台站和河南省100个加密站的验证,地面水汽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均达0.96以上,并且均有90%以上的样本相对误差平均值小于20%。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地面水汽压月平均值在3.47~17.13hPa之间,全国年平均值为8.87hPa,地面水汽压呈现出显著的地带性分布;分析了地面水汽压随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的变化规律,较好地反映出地面水汽压的宏观分布趋势和局地分布特征;基于MODIS数据的地面水汽压模型为复杂地形条件下能量收支平衡和大气水循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MODIS遥感数据地表水汽压估算 [J].
黄耀欢 ;
江东 ;
庄大方 ;
付晶莹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9) :1137-1142
[2]   MODIS科学数据处理研究进展 [J].
刘荣高 ;
刘洋 ;
刘纪远 .
自然科学进展, 2009, 19 (02) :141-147
[3]   地形对黄河流域太阳辐射影响的分析研究 [J].
曾燕 ;
邱新法 ;
潘敖大 ;
刘昌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11) :1185-1193
[4]   中国55年来地面水汽压网格数据集的建立及精度评价 [J].
沈艳 ;
熊安元 ;
施晓晖 ;
刘小宁 .
气象学报, 2008, (02) :283-291
[5]   促进遥感发展的几点思考 [J].
尹球 ;
匡定波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03) :225-231
[6]  
High-resolution Surface Relative Humidity Computation Using MODIS Image in Peninsular Malaysia[J]. Abdul Patah NORIZAN,Liphong TAY.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6(03)
[7]   GIS支持的起伏地形下重庆市水汽压的空间分布 [J].
杨阳 ;
缪启龙 ;
邱新法 ;
高阳华 .
中国农业气象, 2006, (01) :11-15
[8]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Ⅲ)——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 [J].
刘新安 ;
于贵瑞 ;
范辽生 ;
李正泉 ;
何洪林 ;
郭学兵 ;
任传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6) :818-825
[9]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Ⅰ)——气象/气候信息的空间化技术途径 [J].
于贵瑞 ;
何洪林 ;
刘新安 ;
牛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537-544
[10]   用地面湿度参量计算我国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及有效水汽含量方法的研究 [J].
杨景梅 ;
邱金桓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2, (01) :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