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源-汇”景观的太湖宜兴段入湖港口水质时空变化

被引:10
作者
王瑛 [1 ]
张建锋 [1 ]
陈光才 [1 ]
徐永辉 [2 ]
陈云 [2 ]
刘永庆 [1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2] 宜兴市农林局
[3]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太湖; “源-汇”景观生态; 景观对比指数;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2.0045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针对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日益严重和近年来宜兴段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状况,以太湖大堤西岸3km缓冲区内的景观为研究区域,基于"源-汇"景观理论,计算了其"源-汇"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LCI),并结合宜兴市10条主要入太湖港口的实测水质数据,定量分析了太湖流域宜兴段非点源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2010年有8个入湖港口的LCI值较2004年有明显下降;对应的水质指标方面,铵氮浓度降低了41.0%,说明LCI降低对氨氮浓度影响较大,而其他水质指标改善不明显。空间上,景观类型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变化对LCI值产生相应影响,而LCI值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景观空间格局变化会显著影响水质指标。总之,LCI值与水质指标中的铵氮和总氮密切相关,LCI值的变化趋势与各港口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LCI能够较好地反映非点源污染的产生、转移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99 / 4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 [1] 河岸植被缓冲带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郭二辉
    孙然好
    陈利顶
    [J].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08) : 1830 - 1837
  • [2]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浑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胡成
    苏丹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01) : 186 - 192
  • [3] 太湖地区水体污染的分析和展望
    徐新宇
    [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 27 (06) : 93 - 95
  • [4] 基于流域单元的营养盐输出与景观异质性影响研究[J]. 李兆富,刘红玉,李恒鹏,王晓旭,刘焕金,邬明伟.环境科学. 2010(09)
  • [5] 入太湖河流武进港的区域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相关性分析[J]. 张大伟,李杨帆,孙翔,张方山,朱红兴,刘毅,张英,庄敏,朱晓东.环境科学. 2010(08)
  • [6] 太湖流域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途径
    张红举
    陈方
    [J]. 水资源保护, 2010, 26 (03) : 87 - 90
  • [7] 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功能及其设计与管理
    曾立雄
    黄志霖
    肖文发
    雷静品
    潘磊
    [J]. 林业科学, 2010, 46 (02) : 128 - 133
  • [8] 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
    孙卫红
    程炜
    崔云霞
    刘洋
    鲍春晖
    [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9, 27 (11) : 39 - 42
  • [9] 基于“源-汇”生态过程的长江上游农业非点源污染
    刘芳
    沈珍瑶
    刘瑞民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6) : 3271 - 3277
  • [10] 流域单元景观格局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关系
    唐艳凌
    章光新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4) : 740 - 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