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源-汇”生态过程的长江上游农业非点源污染

被引:31
作者
刘芳
沈珍瑶
刘瑞民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关键词
长江上游流域; 景观空间结构; 非点源污染; 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景观空间格局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关于二者的相互关系缺乏定量研究。针对长江上游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应用基于"源-汇"生态过程理论提出的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选取9个典型的行政单元,探讨了长江上游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和非点源污染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对非点源污染负荷有显著的响应关系,说明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可作为非点源污染空间风险评价的有用方法之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长江上游典型行政单元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时空演变规律。探讨了指数演变时空差异原因,认为该指数主要受到区域景观的坡度、与污染出口相对距离、高程、土地利用类型比重和农业与农村经济政策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空间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271 / 32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影响研究
    刘瑞民
    杨志峰
    丁晓雯
    沈珍瑶
    伍星
    刘芳
    [J]. 环境科学, 2006, (12) : 2407 - 2414
  • [2] 基于格局-过程理论的非点源污染实证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为例
    索安宁
    王天明
    王辉
    于波
    葛剑平
    [J]. 环境科学, 2006, (12) : 2415 - 2420
  • [3] 基于水文水质资料的非点源输出系数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丁晓雯
    刘瑞民
    沈珍瑶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 534 - 538
  • [4] “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
    陈利顶
    傅伯杰
    赵文武
    [J]. 生态学报, 2006, (05) : 1444 - 1449
  • [5] 不同降雨条件下非点源污染氮负荷入河系数研究
    程红光
    郝芳华
    任希岩
    杨胜天
    熊文
    雷少平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3) : 392 - 397
  • [6] 中国非点源污染研究评述
    黄虹
    邹长伟
    陈新庚
    [J]. 生态环境, 2004, (02) : 255 - 257
  • [7] 基于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与原则
    高超
    朱继业
    窦贻俭
    张桃林
    [J]. 生态学报, 2004, (01) : 109 - 116
  • [8] 基于“源-汇”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识别方法——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陈利顶
    傅伯杰
    徐建英
    巩杰
    [J]. 生态学报, 2003, (11) : 2406 - 2413
  • [9] 关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的几个问题
    张秋菊
    傅伯杰
    陈利顶
    [J]. 地理科学, 2003, (03) : 264 - 270
  • [10]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长江流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张殿发
    王世杰
    李瑞玲
    不详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3, (01) : 69 -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