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前陆盆地古近系—新近系铜矿化特征及铜的来源、富集分布初探

被引:22
作者
曹养同 [1 ]
刘成林 [1 ]
陈永志 [1 ]
焦鹏程 [1 ]
宣之强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前陆盆地; 铜矿化; 卤水; 来源及富集;
D O 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0.12.008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库车盆地铜成矿作用发生在新近纪,主要有砂岩型、泥岩型、灰岩型铜矿化。矿化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的秋里塔格构造带和北部的克拉苏构造带,基本位于背斜核部偏两翼部位,沿近东西向的断裂带呈带状分布,发育在盐丘附近。主要的地表铜矿物为氯铜矿,是干旱气候条件下含盐盆地的产物。盆地古近系石盐、石膏样品电镜分析、石膏铜含量化学分析及新近系碎屑岩中铜含量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盐岩、膏岩,褐红色碎屑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为铜的矿源层,灰绿色粉砂岩、泥岩、灰白色(含砾)中粗砂岩为铜的含矿层。铜离子的运移载体主要为源自大气降水溶解石盐、石膏所形成的卤水,卤水淋滤褐红色碎屑岩中的铜并下渗到地下,在以构造挤压为主及盐构造卸负作用产生流体上涌的驱动力下沿断裂向地表运移,随着卤水温度压力降低,干旱气候条件下,在地表碎屑岩节理面、部分层理面上发育石盐、石膏及氯铜矿,形成地表砂岩型、泥岩型、灰岩型铜矿化。当含铜卤水经过被方解石交代的硬石膏带(氧化-还原化学障)时,遇到因TSR反应形成富含还原硫的卤水,铜会发生富集,可能形成地下铜矿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791 / 180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新疆滴水砂岩型铜矿成矿特征与富集规律 [J].
郭全 .
新疆有色金属, 2007, (S2) :12-15
[2]   库车坳陷纵向压力结构与异常高压形成机理 [J].
柳广弟 ;
王雅星 .
天然气工业, 2006, (09) :29-31+162
[3]   甘肃天鹿砂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J].
李大民 ;
孙永君 ;
许文进 .
矿床地质, 2006, (03) :312-320
[4]   库车坳陷西部古近系-白垩系沉积储层特征分析 [J].
张丽娟 ;
李多丽 ;
孙玉善 ;
程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3) :355-360
[5]   库车前陆盆地断裂封存的超高压封存箱 [J].
李振生 ;
刘德良 ;
杨强 ;
李景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6, (04) :453-457
[6]   库车再生前陆盆地油气运移特征 [J].
何光玉 ;
卢华复 ;
李树新 .
地质学报, 2004, (06) :848-853
[7]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构造运动学特征 [J].
邬光辉 ;
王招明 ;
刘玉魁 ;
张宝收 .
地质论评, 2004, (05) :476-483
[8]   区域成矿流体的形成与演化 [J].
肖荣阁 ;
原振雷 ;
刘敬党 ;
费红彩 ;
葛振华 ;
张明燕 .
地学前缘, 2004, (02) :461-469
[9]  
A Large-scale Tertiary Salt Nappe Complex in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Kuqa Foreland Fold-Thrust Belt, the Tarim Basin, Northwest China[J]. TANG Liangjie , JIN Zhijun, JIA Chengzao, PI Xuejun,CHEN Shaping, XIE Huiwen and WANG Ziyu Key Laboratory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2249Basin and Reservoir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INOPEC, Beijing 100083 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 Beijing 1
[10]   氯铜矿矿物特征及在找矿中的作用 [J].
王士元 ;
王玉山 ;
钟晓玲 ;
赵瑞 .
新疆地质, 2003, (02) :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