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生成、解读与辨析

被引:50
作者
李晨 [1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街区; 历史地段; 历史城区; 相关概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历史文化街区"是2002年以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以下简称"名城保护体系")中观层面的核心概念,其前身为1986年提出的"历史文化保护区"①。1997年8月,建设部发文将历史文化保护区作为一个独立层次正式列入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下简称"遗产保护")制度[1],标志着我国覆盖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遗产保护体系的雏形初步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北京市限期完成25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J]. 荆瑰.城市规划通讯. 1998(20)
[2]  
北京市限期完成25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J]. 荆瑰.城市规划通讯. 1998 (20)
[3]   屯溪老街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规划 [J].
朱自煊 .
城市规划, 1987, (01) :21-25+42
[4]   我国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保护的先驱 [J].
陈志华 .
建筑学报, 1986, (09) :21-25+83
[5]   历史文化名城和名区的一些规划问题 [J].
赵长庚 .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85, (03) :1-8
[6]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原则 [J].
马丁·穆施塔 ;
陈志华 .
世界建筑, 1985, (03) :68-69
[7]  
城市规划原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李德华主编, 2001
[8]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王景慧等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