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官职务犯罪性质之厘清

被引:3
作者
苏敏华
机构
[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主体身份; 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8.03.016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司法实践中,村官职务犯罪的认定存在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主要症结在于村官主体身份的双重性和涉案财物性质的复杂性。准确区分"公务"与"村务",是对村官职务犯罪准确定性的前提;应当采用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方法,判断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从职务属性来说,村官申报、管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事务,属于"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从资金性质来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是国家一般性转移支付。故村官骗取、侵占、挪用"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应当按照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2+177 +1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贪污贿赂犯罪立法解释适用问题研究 [J].
陈马林 ;
彭迪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3, 15 (03) :114-122
[3]   “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商榷——刑法第93条规定在农村基层适用的问题与建议 [J].
唐光诚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5) :62-65
[4]   论受委托从事公务人员的刑法地位 [J].
张兆松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 (04) :110-117
[5]   刑法学研究中的十关系论 [J].
张明楷 .
政法论坛, 2006, (02) :3-19
[6]  
贪污贿赂犯罪的司法认定[M]. 法律出版社 , 刘方, 2015
[7]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明楷, 2011
[8]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2011
[9]  
刑法理性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智辉著, 2006
[10]  
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陈志军等撰稿,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