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鸿沟新论——兼论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限度

被引:15
作者
徐乐乐 [1 ]
冯燕 [2 ]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知识沟; 教育数字鸿沟; 信息技术; 教育公平; 教育学立场; 全球正义; 技术立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教育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数字鸿沟是知识沟在数字化时代的表现。在空间维度,可以把教育数字鸿沟定义为国家、地区、学校之间存在的"物理接入"或"心理接入"的明显差距。在内容维度,"心理接入"鸿沟指学生在使用数字设备时产生的巨大差异,包括使用的时间、类型、方式和技能四个方面。努力填平教育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可采取以下策略:要在教育学立场而非技术立场,填平微观视角下的使用鸿沟;以信息技术填平中观视角下的使用鸿沟时,要充分认识利弊问题;要在坚持全球正义的基础上填平国际教育数字鸿沟;要规避技术决定论、解决方案主义,以教育立场、文化进化的逻辑来弥补技术的破坏性。同时,要认识到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限度,即再优质的技术资源也不可能代替教师。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Wasting Time Is New Divide in Digital Era. The New York Times . 2012
[2]  
Wasting Time Is New Divide in Digital Era. The New York Times . 2012
[3]  
Reconsidering Political and Popular Understandings of the Digital Divide. Selwyn Neil. New Media and Society . 2004
[4]  
Reconsidering Political and Popular Understandings of the Digital Divide. Selwyn Neil. New Media and Society . 2004
[5]  
Mass media flow and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 Tichenor P J, Donahue G A, Olien C 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 1970
[6]  
Mass media flow and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 Tichenor P J, Donahue G A, Olien C 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 1970
[7]   隐蔽的再生产:教育公平的影响机制——基于城乡不同阶层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的实证研究 [J].
张济洲 ;
黄书光 .
中国电化教育, 2018, (11) :18-23+132
[8]   隐蔽的再生产:教育公平的影响机制——基于城乡不同阶层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的实证研究 [J].
张济洲 ;
黄书光 .
中国电化教育, 2018, (11) :18-23+132
[9]   必须用新方法激发技术在学校中的潜力——OECD最新报告《学生、计算机与学习:促进彼此联系》发布 [J].
唐科莉 .
基础教育参考, 2016, (01) :70-74
[10]   必须用新方法激发技术在学校中的潜力——OECD最新报告《学生、计算机与学习:促进彼此联系》发布 [J].
唐科莉 .
基础教育参考, 2016, (01) :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