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有机碳及土壤酶活性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74
作者
吴旭东 [1 ]
张晓娟 [2 ]
谢应忠 [1 ,3 ]
徐坤 [1 ]
杨菁 [1 ]
机构
[1]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 宁夏大学农学院
[3] 宁夏大学草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种植年限; 土壤有机碳; 土壤酶活性; 垂直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通过测定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1,3,4,5和8年)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密度及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1~8年0~100cm土壤平均SOC含量分别为4.519,4.865,5.120,5.348和3.334g/kg,各土壤剖面SOC含量主要集中在0~40cm深度内,分别占0~10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69.7%,65.8%,73.8%,70.0%和67.2%,SOC含量自40cm以下急剧下降。2)1~8年0~100cm土壤平均SOC密度分别为1.148,1.217,1.231,1.398和0.840kg/m2,表层0~40cm约占54.8%~61.8%;0~100cm SOC含量及其密度均以种植5年苜蓿地最高,依次为8年(19.9g/kg和5.04kg/m2)<1年(27.7g/kg和6.77kg/m2)<3年(29.7g/kg和7.26kg/m2)<4年(30.4g/kg和7.38kg/m2)<5年(32.2g/kg和8.53kg/m2)。3)3种土壤酶活性都随着土层加深和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土壤表层(0~10cm)及次表层(10~20cm)酶活性显著降低,土壤酶活性主要集中在0~20cm深度内,表现出表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贺兰山不同海拔土壤颗粒有机碳、氮特征 [J].
杨益 ;
牛得草 ;
文海燕 ;
张宝林 ;
董强 ;
陈菊兰 ;
傅华 .
草业学报, 2012, 21 (03) :54-60
[2]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土壤有机碳库研究 [J].
杨晓梅 ;
程积民 ;
孟蕾 ;
韩娟娟 ;
范文娟 .
草业科学, 2010, (02) :18-23
[3]   退耕土壤的碳、氮固存及其对CO2、N2O通量的影响 [J].
高亚琴 ;
黄高宝 ;
王晓娟 ;
马剑 ;
刘博 ;
黄涛 ;
李卿沛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3) :1071-1076
[4]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郭彦军 ;
韩建国 .
草业学报, 2008, (05) :23-29
[5]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酶活性及分布 [J].
邰继承 ;
杨恒山 ;
张庆国 ;
李军琴 .
草业科学, 2008, (04) :76-78
[6]   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草地土壤氮特征 [J].
傅华 ;
裴世芳 ;
张洪荣 .
草业学报, 2005, (06) :50-56
[7]   土壤酶研究进展 [J].
杜伟文 ;
欧阳中万 .
湖南林业科技, 2005, (05) :80-83+86
[8]   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理化特性研究 [J].
杨玉海 ;
蒋平安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2) :110-113
[9]   日光温室连作黄瓜根区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变化 [J].
马云华 ;
魏珉 ;
王秀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6) :1005-1008
[10]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J].
吴建国 ;
张小全 ;
徐德应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593-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