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不同海拔土壤颗粒有机碳、氮特征

被引:22
作者
杨益 [1 ]
牛得草 [1 ]
文海燕 [1 ]
张宝林 [2 ]
董强 [2 ]
陈菊兰 [3 ]
傅华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内蒙古阿拉善盟草原总站
[3] 内蒙古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
关键词
草地; 贺兰山; 土壤颗粒有机碳; 土壤颗粒有机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采用颗粒大小的物理分组方法,测定了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具有代表性的8个样地的草地土壤颗粒有机碳和颗粒有机氮含量,并且分析了土壤颗粒碳、氮分配比例与植被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碳、氮含量随海拔的降低而显著降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4个植被类型中,二者在高山草甸最高,在草原化荒漠最低。土壤颗粒碳、氮分配比例随海拔的降低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高山草甸最高,山地荒漠草原最低。土壤颗粒碳、氮分配比例与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年均降水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年均温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高寒草甸群落地表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J].
王长庭 ;
龙瑞军 ;
王根绪 ;
刘伟 ;
王启兰 ;
张莉 ;
吴鹏飞 .
草业学报, 2010, 19 (06) :25-34
[2]   四种禾本科牧草对官厅水库库滨荒地的培肥效应研究 [J].
肖波 ;
武菊英 ;
王庆海 ;
尧水红 .
草业学报, 2010, 19 (05) :113-121
[3]   兰州南北两山五类乔灌木林草地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研究 [J].
钟芳 ;
赵瑾 ;
孙荣高 ;
李正平 ;
王万鹏 .
草业学报, 2010, 19 (03) :94-101
[4]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研究 [J].
李东 ;
黄耀 ;
吴琴 ;
明珠 ;
靳代樱 .
草业学报, 2010, 19 (02) :160-168
[5]   川西沿海拔梯度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 [J].
向成华 ;
栾军伟 ;
骆宗诗 ;
宫渊波 .
生态学报, 2010, 30 (04) :1025-1034
[6]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土壤有机碳库研究 [J].
杨晓梅 ;
程积民 ;
孟蕾 ;
韩娟娟 ;
范文娟 .
草业科学, 2010, (02) :18-23
[7]   祁连山中部土壤颗粒组分有机质碳含量及其与海拔和植被的关系 [J].
吴建国 ;
艾丽 ;
田自强 ;
常学向 .
生态环境, 2008, 17 (06) :2358-2365
[8]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易氧化碳 [J].
徐侠 ;
王丰 ;
栾以玲 ;
汪家社 ;
方燕鸿 ;
阮宏华 .
生态学杂志, 2008, (07) :1115-1121
[9]   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 [J].
徐侠 ;
陈月琴 ;
汪家社 ;
方燕鸿 ;
权伟 ;
阮宏华 ;
徐自坤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3) :539-544
[10]   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草地土壤氮特征 [J].
傅华 ;
裴世芳 ;
张洪荣 .
草业学报, 2005, (06) :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