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储层孔隙类型及特征研究:以渝东南下古生界为例

被引:52
作者
韩双彪 [1 ,2 ]
张金川 [1 ]
Brian HORSFIELD [2 ]
蒋恕 [3 ]
李婉君 [1 ]
陈前 [1 ,4 ]
王鹏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德国国家地学研究中心
[3] 美国犹他大学能源与地学研究院
[4]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渝东南; 下古生界; 页岩气; 孔隙类型; 储气; 烃类运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及氩离子抛光技术,对渝东南下古生界含气页岩中的孔隙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类观察、描述,结合有机碳含量、X衍射、岩石物性、氮气吸附及甲烷等温吸附实验测试,分析了页岩气储层中各类孔隙的储气贡献,探讨这些孔隙对页岩中烃类运移的影响。研究认为,有机质孔隙、颗粒内孔、粒间孔隙及微裂隙是页岩气储层孔隙的4种类型,有机质表面的分散状孔隙多为nm级,石英碎屑可形成粒内或粒间孔隙,黄铁矿颗粒内部小晶体排列分布产生孔隙空间,黏土絮状沉淀形成片粒状结构孔隙,微裂隙普遍发育在页岩基质中,可达mm级。不同类型的孔隙能够为页岩气的赋存提供不同尺度的储集空间,页岩吸附含气量与表征孔隙特征的参数(TOC、BET比表面积、BJH总孔体积)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微裂隙与粒间孔隙对页岩中烃类的运移最有利。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渝页1井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龙鹏宇 ;
张金川 ;
姜文利 ;
聂海宽 ;
唐玄 ;
韩双彪 ;
邢雅文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3 (10) :3954-3963
[2]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优选 [J].
李玉喜 ;
张金川 ;
姜生玲 ;
韩双彪 .
地学前缘, 2012, 19 (05) :332-338
[3]   页岩油分类与评价 [J].
张金川 ;
林腊梅 ;
李玉喜 ;
唐玄 ;
朱亮亮 ;
邢雅文 ;
姜生玲 ;
荆铁亚 ;
杨升宇 .
地学前缘, 2012, 19 (05) :322-331
[4]   页岩气储层的特殊性及其评价思路和内容 [J].
于炳松 .
地学前缘, 2012, 19 (03) :252-258
[5]   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概况及前景评价 [J].
孙玮 ;
刘树根 ;
冉波 ;
王世玉 ;
叶玥豪 ;
罗超 ;
田梦娜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9 (02) :170-175
[6]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与技术:概率体积法[J]. 张金川,林腊梅,李玉喜,姜生玲,刘锦霞,姜文利,唐玄,韩双彪.地学前缘. 2012(02)
[7]   四川盆地南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矿物成分特征及意义 [J].
陈尚斌 ;
朱炎铭 ;
王红岩 ;
刘洪林 ;
魏伟 ;
方俊华 .
石油学报, 2011, 32 (05) :775-782
[8]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 [J].
刘树根 ;
马文辛 ;
LUBA Jansa ;
黄文明 ;
曾祥亮 ;
张长俊 .
岩石学报, 2011, 27 (08) :2239-2252
[9]   页岩气储层类型和特征研究——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古生界为例 [J].
聂海宽 ;
张金川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03) :219-225+232
[10]   中国油气储层中纳米孔首次发现及其科学价值 [J].
邹才能 ;
朱如凯 ;
白斌 ;
杨智 ;
吴松涛 ;
苏玲 ;
董大忠 ;
李新景 .
岩石学报, 2011, 27 (06) :1857-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