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惰性组分稀释合成气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效益分析

被引:11
作者
许东灏 [1 ]
穆延非 [1 ]
陈新明 [1 ]
李金杰 [2 ]
梁涛 [2 ]
闫姝 [1 ]
吴平 [2 ]
李显韩 [2 ]
张波 [1 ]
史绍平 [1 ]
机构
[1]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 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惰性稀释气体; 数学模型; 经济性分析; 计算流体力学; NOx排放;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60922
中图分类号
TM621 [火力发电厂、热电站];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该文建立了采用合成气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热力学数学模型,使用测量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并基于此模型研究了不同惰性稀释气体(H2O,N2,和CO2)比例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能量与经济效益,得出采用N2和CO2稀释合成气热值要优于使用H2O,输出更多电能。最后,针对某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电厂做了案例分析,计算采用富裕氮气稀释合成气热值方案会使得全年总收益增加约为622.7万元,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研究了不同方案的燃机燃烧室火焰特性以及NOx排放,发现采用富裕氮气稀释方案可使燃烧室内部最高温度降低1K,同时高温区域有所减小,NOx(以NO计)排放较现有方案略有减小,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4138 / 4146+4293 +429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与IGCC匹配的燃烧前CO捕集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控制优化 [J].
闫姝 ;
陈新明 ;
史绍平 ;
穆延非 ;
方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01) :163-171
[3]   合成气燃气轮机燃烧室CFD模拟的模型选择及优化 [J].
王翰林 ;
雷福林 ;
邵卫卫 ;
熊燕 ;
张哲巅 ;
肖云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06) :1429-1435
[4]   400MW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机组脱硝方案比较 [J].
黄雪丽 ;
陈鸿伟 ;
孙永斌 .
电力建设, 2014, 35 (02) :80-85
[5]   燃烧前CO2捕集技术在IGCC发电中的应用 [J].
陈新明 ;
史绍平 ;
闫姝 ;
方芳 ;
许世森 ;
段立强 .
化工学报, 2014, 65 (08) :3193-3201
[6]   不同空气和燃料旋流强度下合成气稀释扩散火焰特性研究 [J].
张永生 ;
穆克进 ;
张哲巅 ;
王岳 ;
肖云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02) :63-68
[7]   IGCC电站NO排放控制与系统效率提高 [J].
蔡志平 ;
金向阳 ;
俞骆 .
华电技术, 2008, (06) :18-21
[8]   IGCC系统低NO排放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J].
毕映会 .
华电技术, 2008, (01) :25-27
[9]  
GB 13223-2011.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S]. 2012
[10]   Gas turbin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2/CO synthetic gas for coal 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applications [J].
Lee, Min Chul ;
Yoon, Jisu ;
Joo, Seongpil ;
Yoon, Youngbi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5, 40 (34) :11032-1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