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塔干沙漠南缘骆驼刺幼苗根系生长和分布对不同灌溉量的响应
被引:21
作者:
张晓蕾
[1
,2
,3
]
曾凡江
[1
,3
]
刘波
[1
,2
,3
]
刘镇
[1
,2
,3
]
安桂香
[1
,2
,3
]
张慧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4] 榆林中学
来源:
关键词:
骆驼刺;
根系;
根系分布;
根冠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为修复绿洲-荒漠过渡带上受损的骆驼刺群落,创造适宜幼苗正常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2009年3—10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外围研究了不同灌溉梯度对骆驼刺幼苗根系生物量积累、根系空间分布以及根冠比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对骆驼刺幼苗根系生长和分布有显著影响,干旱胁迫(处理A)下幼苗扎根深度最大,但各月根系生物量积累却有限,根系干重较适度灌溉(处理B)下降了38.8%,尤其是细根(<2mm)萎缩严重,只占总根重的18.1%;过度灌水(处理C)也导致了根系生物量和细根比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处理下,骆驼刺幼苗根系干重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层降低,大量根系集中在0~40cm的表层,而且灌溉量越多,消根系数β越小,这种集中趋势越明显。随着幼苗的生长发育,骆驼刺幼苗根冠比逐渐增大,反映了骆驼刺将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了地下部分,这符合荒漠区植被的生长特性。处理B下骆驼刺幼苗根系生物量积累最多,而且空间分布最大,表明适度灌溉有利于幼苗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合理分布,对提高其潜在生产力具有积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59 / 1466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