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四国合作机制和低碳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3
作者
柴麒敏 [1 ]
田川 [2 ]
高翔 [3 ]
徐华清 [2 ]
机构
[1]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
[2]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3]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关键词
基础四国; 低碳发展; 气候谈判; 排放峰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并由此而造成了其国内低碳发展模式的不同与谈判立场的分歧。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在即,新气候协议将取代《京都议定书》框定全球2020年后的应对行动与国家贡献,基础四国确立在低碳发展领域政治、贸易、金融、能源和城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将有利于巩固四国战略依托,有利于团结发展中国家争取正当的发展权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J].
费农亨德森 ;
马先标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4, (06) :21-31
[2]   基础四国温室气体排放及未来挑战 [J].
王田 ;
苏明山 ;
徐华清 .
中国能源, 2014, 36 (10) :22-26
[3]   基础四国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条件比较 [J].
朱守先 .
开放导报, 2013, (06) :52-55
[4]   新兴大国气候政治群体化的形成机制——集体身份理论视角 [J].
赵斌 .
当代亚太, 2013, (05) :111-138+159
[5]   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国际审评机制研究 [J].
柴麒敏 ;
刘滨 ;
姜冬梅 .
生态经济, 2013, (09) :24-27+45
[6]   气候公平的认知、政治和综合评估——如何全面看待“共区”原则在德班平台的适用问题 [J].
柴麒敏 ;
何建坤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6) :1-7
[7]   基础四国加强气候变化科技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J].
苏明山 ;
李昕 ;
鲁传一 ;
赵秀生 ;
王文涛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 (06) :435-440
[8]   试论基础四国在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的立场和作用 [J].
高小升 .
当代亚太, 2011, (02) :88-107+87
[9]   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的基础四国 [J].
严双伍 ;
高小升 .
社会科学, 2011, (02) :4-13
[10]   关于全球减排温室气体长期目标的探讨 [J].
何建坤 ;
柴麒敏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15-2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