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陕西省土壤有机碳估算及其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10
作者
刘宪锋 [1 ]
任志远 [1 ,2 ]
林志慧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陕西省; GIS; 土壤有机碳; 空间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旨在估算陕西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及分析其空间差异特征,为准确评价陕西省土地质量以及环境质量提供参考。利用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采用土壤类型法计算了陕西省各土壤类型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建立了以土属为单元的土壤有机碳空间数据库,分析其空间差异特征,并对影响土壤有机碳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20cm、0~100cm和全剖面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分别为3.886kg/m2,8.955kg/m2,10.548kg/m2,0~20cm、0~100cm和全剖面土层中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分别为7.744亿t,17.845亿t,21.020亿t。土壤有机碳密度在空间上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土壤有机碳储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榆林的东南部、延安地区、铜川、咸阳、宝鸡的北部以及秦巴山区等地,碳储量较低的区域主要有榆林的府谷县、神木县、定边县等地,以及关中的大部分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气温和降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密度大小排序为:林地>草地>耕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是影响土壤有机碳最主要的人为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911 / 9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进展 [J].
陈朝 ;
吕昌河 ;
范兰 ;
武红 .
生态学报, 2011, 31 (18) :5358-5371
[2]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对人为干扰和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 [J].
肖胜生 ;
董云社 ;
齐玉春 ;
彭琴 ;
何亚婷 ;
杨智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10) :1138-1148
[3]   基于GIS的安徽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J].
程先富 ;
谢勇 .
地理科学, 2009, 29 (04) :540-544
[4]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J].
李娜 ;
王根绪 ;
高永恒 ;
籍长志 .
土壤, 2009, 41 (04) :512-519
[5]   河南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 [J].
于建军 ;
杨锋 ;
吴克宁 ;
李玲 ;
吕巧灵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5) :1058-1063
[6]   安徽省土壤有机碳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J].
许信旺 ;
潘根兴 ;
曹志红 ;
汪艳林 .
地理研究, 2007, (06) :1077-1086
[7]   基于HNSOTER的海南岛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吕成文 ;
崔淑卿 ;
赵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6) :1014-1018
[8]   土地利用变化对中国土壤碳储量变化的间接影响 [J].
周涛 ;
史培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2) :138-143
[9]   1990~2000年中国土壤碳氮蓄积量与土地利用变化 [J].
刘纪远 ;
王绍强 ;
陈镜明 ;
刘明亮 ;
庄大方 .
地理学报, 2004, (04) :483-496
[10]   我国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研究 [J].
孙维侠 ;
史学正 ;
于东升 ;
王库 ;
王洪杰 .
土壤学报, 2004, (02) :298-3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