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16
作者
:
张华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张华斌
张庆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张庆中
机构
:
[1]
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来源
:
传感器世界
|
2005年
/ 05期
关键词
:
非致冷;
热成像;
红外焦平面;
D O I
:
10.16204/j.cnki.sw.2005.05.001
中图分类号
:
TN216 [红外系统装置];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国家安全依赖的主要探测技术手段,已在卫星、导弹、飞机等军事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非致冷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制造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其在工业、医疗、民用方面的应用也日渐增多。本文介绍了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原理、结构及其分类,着重分析了读出电路的各种性能,并对国内外研制以及生产情况进行了比较。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J].
邢素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邢素霞
;
张俊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张俊举
;
常本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常本康
;
钱芸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钱芸生
.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4,
(05)
:441
-444
[2]
多色红外焦平面器件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军事应用分析
[J].
刘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
刘武
;
孙国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
孙国正
.
红外技术,
2004,
(03)
:1
-4+10
[3]
红外焦平面器件读出电路技术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甘文祥
.
红外,
2003,
(09)
:1
-8
[4]
非致冷凝视红外焦平面阵列的特点及应用
[J].
李琼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邮电学院
李琼花
;
杨家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邮电学院
杨家德
.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
(01)
:48
-50
[5]
红外探测系统在反巡航导弹中的应用
[J].
李熙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
李熙莹
;
倪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
倪国强
;
蔡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
蔡娜
.
激光与红外,
2003,
(01)
:8
-12
[6]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热成像技术的进展
[J].
陈海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
陈海生
.
光机电信息,
2002,
(03)
:14
-17
[7]
红外系统中的扫描型和凝视型FPA
[J].
蔡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云南昆明
蔡毅
.
红外技术,
2001,
(01)
:3
-7+14
[8]
微型杜瓦瓶及致冷器在红外系统中的应用
[J].
于小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信息产业部电子十一所!
于小兵
.
应用光学,
2000,
(S1)
:38
-41
[9]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技术述评(上)
[J].
吴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吴诚
;
苏君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苏君红
;
潘顺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潘顺臣
;
冯生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冯生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金伟其
;
高稚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高稚允
.
红外技术,
1999,
(01)
:6
-9
[10]
光电器件概论[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汤定元, 1989
←
1
→
共 10 条
[1]
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J].
邢素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邢素霞
;
张俊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张俊举
;
常本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常本康
;
钱芸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钱芸生
.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4,
(05)
:441
-444
[2]
多色红外焦平面器件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军事应用分析
[J].
刘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
刘武
;
孙国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
孙国正
.
红外技术,
2004,
(03)
:1
-4+10
[3]
红外焦平面器件读出电路技术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甘文祥
.
红外,
2003,
(09)
:1
-8
[4]
非致冷凝视红外焦平面阵列的特点及应用
[J].
李琼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邮电学院
李琼花
;
杨家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邮电学院
杨家德
.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
(01)
:48
-50
[5]
红外探测系统在反巡航导弹中的应用
[J].
李熙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
李熙莹
;
倪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
倪国强
;
蔡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
蔡娜
.
激光与红外,
2003,
(01)
:8
-12
[6]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热成像技术的进展
[J].
陈海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
陈海生
.
光机电信息,
2002,
(03)
:14
-17
[7]
红外系统中的扫描型和凝视型FPA
[J].
蔡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云南昆明
蔡毅
.
红外技术,
2001,
(01)
:3
-7+14
[8]
微型杜瓦瓶及致冷器在红外系统中的应用
[J].
于小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信息产业部电子十一所!
于小兵
.
应用光学,
2000,
(S1)
:38
-41
[9]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技术述评(上)
[J].
吴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吴诚
;
苏君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苏君红
;
潘顺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潘顺臣
;
冯生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冯生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金伟其
;
高稚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高稚允
.
红外技术,
1999,
(01)
:6
-9
[10]
光电器件概论[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汤定元, 198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