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碳排放驱动机制分析及趋势预测

被引:9
作者
杨玉文 [1 ]
吴爱玲 [2 ]
机构
[1] 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碳排放; 影响因素; 趋势预测;
D O I
10.13727/j.cnki.53-1191/c.20200507.01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使用PVAR模型和VAR模型,从经济、社会、能源三个维度,分析1997~2015年民族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PVAR模型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当前民族地区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能源消耗量;与结构型指标相比,数量型指标对民族地区碳排放的驱动作用更显著。VAR模型方差分解结果进一步证实,结构型指标是未来民族地区碳减排的关键驱动因素,且作用强度逐年增加,但不同省份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作用路径和贡献强度存在差异,各地区应根据其碳排放的重点影响因素和传导路径,采取差异化减排措施,建立低碳发展长效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中国能源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魏一鸣等著, 2008
[12]  
Energy-related GHG emission in agriculture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An application of the Generalized Divisia Index[J] . Qingyou Yan,Jieting Yin,Tomas Bale?entis,Daiva Makut?nien?,Dalia ?treimikien?.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2017
[13]   Inter-regional comparisons of energy-related CO2 emissions using the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J].
Ang, BW ;
Zhang, FQ .
ENERGY, 1999, 24 (04) :297-305
[14]  
Factors affecting CO 2 intensities of power sector in Asia: A Divisia decomposition analysis[J] . Ram M. Shrestha,Govinda R. Timilsina.Energy Economics . 1996 (4)
[15]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J].
邹秀萍 ;
宋敦江 .
生态经济, 2013, (01) :52-55
[16]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来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盛斌 ;
吕越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54-75+205
[17]   基于STIRPAT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碳排放预测模型 [J].
宋杰鲲 .
统计与决策, 2011, (24) :19-22
[18]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预测 [J].
申笑颜 .
统计与决策, 2010, (19) :90-92
[19]   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模型 [J].
李国志 ;
李宗植 .
人口研究, 2010, 34 (03) :32-39
[20]   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 [J].
朱永彬 ;
王铮 ;
庞丽 ;
王丽娟 ;
邹秀萍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3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