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多能源系统最优功率流

被引:22
作者
孙秋野
赵美伊
陈月
马大中
机构
[1]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多能源系统; 最优功率流; 可再生能源; 能量枢纽; 能源互联网;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52816
中图分类号
TK01 [能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能量枢纽模型,提出能源互联网中以电力、天然气、热力三大供能网络为主的多能源系统协同运行优化方式,考虑各能源传输网络的特点,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将弃风电量作为优化指标之一,综合分析能源消耗及环境效益,并通过弃风供热进行风电消纳,有效减少弃风电量。与传统的以热定电运行模式相比,多能源协同运行优化方式具有较高的综合收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590 / 159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狭义能源互联网优化控制框架及实现 [J].
孙秋野 ;
王冰玉 ;
黄博南 ;
马大中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8) :4571-4580
[2]   基于全能流模型的区域多能源系统若干问题探讨 [J].
李洋 ;
吴鸣 ;
周海明 ;
王伟亮 ;
王丹 ;
葛磊蛟 .
电网技术, 2015, 39 (08) :2230-2237
[3]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混合潮流算法研究 [J].
徐宪东 ;
贾宏杰 ;
靳小龙 ;
余晓丹 ;
穆云飞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634-3642
[4]   考虑热网约束的电热能源集成系统运行优化及其风电消纳效益分析 [J].
顾泽鹏 ;
康重庆 ;
陈新宇 ;
白建华 ;
程路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96-3604
[5]   能源互联网动态协调优化控制体系构建 [J].
孙秋野 ;
滕菲 ;
张化光 ;
马大中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667-3677
[6]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若干问题研究 [J].
贾宏杰 ;
王丹 ;
徐宪东 ;
余晓丹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07) :198-207
[7]   包含大容量储热的电–热联合系统 [J].
徐飞 ;
闵勇 ;
陈磊 ;
陈群 ;
胡伟 ;
张玮灵 ;
王小海 ;
侯佑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29) :5063-5072
[8]  
Optimal electrical and thermal energy management of a residential energy hub, integrating demand response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J] . Faeze Brahman,Masoud Honarmand,Shahram Jadid.Energy & Buildings . 2015
[9]  
Hierarchic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for multi-source multi-product microgrids[J] . Xiandong Xu,Hongjie Jia,Dan Wang,David C. Yu,Hsiao-Dong Chiang.Renewable Energy . 2015
[10]  
Home load management in a residential energy hub[J] . Mohammad Rastegar,Mahmud Fotuhi-Firuzabad,Matti Lehtonen.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