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鲜叶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研究

被引:4
作者
龚志华 [1 ,2 ]
李徐 [1 ]
朱盛尧 [1 ]
陈朵 [1 ]
肖文军 [1 ,2 ,3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2] 长沙和润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3]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资源工程系
关键词
茶叶; 茶黄素; 酶促氧化; 多酚氧化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以春季政和大白一芽二叶茶鲜叶匀浆液为酶源,以单位质量茶鲜叶原料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的量为考察指标,比较研究政和大白茶、秀红、碧香早3种茶鲜叶原料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的效率,优化筛选最优茶鲜叶原料酶促合成茶黄素工艺技术参数,以期为茶黄素的高效制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政和大白茶鲜叶原料最适合于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其最优工艺技术参数为酶源用量0.6g酶液/100mL、酶促反应时间120min、温度35℃、pH值5.2,在该参数下,茶黄素的合成量达2.72mg/g.鲜叶,说明所得工艺技术是一种利用茶鲜叶原料酶促氧化高效制备茶黄素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73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茶黄素的酶促合成、分离鉴定及功能研究.[D].王坤波.湖南农业大学.2007, 07
  • [2] 儿茶素组成和理化条件对茶黄素酶催化合成的影响
    王坤波
    刘仲华
    赵淑娟
    傅冬和
    黄建安
    [J]. 茶叶科学, 2007, (03) : 192 - 200
  • [3] 酶性氧化合成茶黄素条件优化的研究
    谷记平
    刘仲华
    黄建安
    施兆鹏
    [J]. 茶叶科学, 2006, (04) : 285 - 290
  • [4] 茶色素中茶黄素类的HPLC定量
    李大祥
    宛晓春
    刘莉华
    夏涛
    [J]. 茶叶科学, 2004, (02) : 124 - 128
  • [5] 茶黄素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王坤波
    刘仲华
    黄建安
    [J]. 茶叶通讯, 2001, (02) : 34 - 38
  • [6]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茶黄素
    江和源
    程启坤
    杜琪珍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0, (04) : 30 - 35
  • [7] 茶鲜叶匀浆悬浮发酵体系优化模型
    夏涛
    高丽萍
    [J]. 茶叶科学, 1999, (01) : 55 - 60
  • [8] Black tea is a powerful chemopreventor of reactive oxygen and nitrogen species: Comparison with its individual catechin constituents and green tea
    Sarkar, A
    Bhaduri, A
    [J].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1, 284 (01) : 173 - 178
  • [9] Theaflavin-3;3′-digallate from black tea blocks the nitric oxide synthase by down-regulating the activation of NF-κB in macrophages.[J].Yu-Li Lin;Shu-Huei Tsai;Shoei-Yn Lin-Shiau;Chi-Tang Ho;Jen-Kun Lin.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1999, 2
  • [10] 茶多酚化学.[M].杨贤强等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