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精度地心坐标框架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10
作者
张鹏 [1 ,2 ]
李志才 [1 ,2 ]
孙占义 [1 ,2 ]
王凡 [1 ,2 ]
陈现军 [1 ,2 ]
机构
[1]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2] 导航与位置服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心坐标框架; 基准站; 数据处理; 联合平差;
D O I
10.13474/j.cnki.11-2246.2015.364
中图分类号
P226.3 [];
学科分类号
081601 ;
摘要
基于我国现有国家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数据资源,提出了实现我国区域地心坐标框架的方法,重点解决了数据处理过程中分区处理的方法和策略。首次提出了将国家基准站分成7个区域进行单天解处理,再进行联合平差的策略,以获得高效、快速的数据处理结果。将区域结果与全球结果进行联合平差,给出选取全球和我国区域框架点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单天解解算结果进行坐标参考框架转换,得到稳定可靠的全球和区域解结果,实现我国地心坐标框架的精确确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面向智慧城市的空间坐标系统维持与转换 [J].
茹仕高 ;
李倩霞 .
测绘通报, 2015, (02) :19-22
[2]   基于PPP的CGCS2000坐标计算方法研究 [J].
陈仲怀 ;
廖超明 ;
宋传峰 ;
秘金钟 .
测绘通报, 2014, (02) :10-12+29
[3]   大范围区域内地心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的格网转换方法 [J].
王志杰 ;
王庆 ;
毕飞超 .
测绘通报, 2013, (10) :1-4
[4]   中国现代大地基准——中国大地坐标系统2000(CGCS 2000)及其框架 [J].
陈俊勇 .
测绘学报, 2008, (03) :269-271
[5]   Troposphere gradients from the ECMWF in VLBI analysis [J].
Johannes Boehm ;
Harald Schuh .
Journal of Geodesy, 2007, 81 :403-408
[6]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atmospheric refraction[J] . J. Saastamoinen.Bulletin Géodésique . 197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