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中特提斯多岛弧构造演化

被引:62
作者
曹圣华 [1 ]
邓世权 [2 ]
肖志坚 [2 ]
廖六根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中特提斯; 多岛弧-盆系; 构造演化;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1∶25万地质填图成果,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弧-盆系时空结构自北向南划分为五峰尖-拉热拉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缘火山-岩浆弧带、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北、南亚带和昂龙岗日-班戈白垩纪—始新世岩浆弧带等,初步认为中特提斯洋经历了三叠纪—早侏罗世扩张,中—晚侏罗世往北、南双向俯冲,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残余洋(海)盆和早—晚白垩世陆-弧(陆)碰撞等演化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滇川西部古特提斯造山带.[M].钟大赉等著;.科学出版社.1998,
  • [2]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M].潘桂棠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 [3] 中国主要大陆山链韧性剪切带及动力学.[M].许志琴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 [4] 西藏西部日土县材玛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冯国胜
    廖六根
    陈振华
    肖志坚
    [J]. 地质通报, 2006, (Z1) : 267 - 272
  • [5] 西藏班公湖蛇绿岩组合层序、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
    曹圣华
    廖六根
    邓世权
    肖业斌
    徐平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5, (03) : 101 - 110
  • [6]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北侧陆缘火山-岩浆弧带的厘定及其意义
    廖六根
    曹圣华
    肖业斌
    欧阳克贵
    胡肇荣
    冯国胜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5, (Z1) : 163 - 170
  • [7]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多岛弧盆系时空结构初步分析
    刘庆宏
    肖志坚
    曹圣华
    廖六根
    肖业斌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 (03) : 15 - 21
  • [8] 青藏高原西部蛇绿岩中玻安岩(boninite)及其地质意义
    邱瑞照
    蔡志勇
    李金发
    [J]. 现代地质, 2004, (03) : 305 - 308
  • [9] 邦多区幅、措麦区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谢国刚
    邹爱建
    袁建芽
    李晓勇
    廖思平
    唐峰林
    黄传冠
    陈振华
    徐祖丰
    [J]. 地质通报, 2004, (Z1) : 498 - 505
  • [10]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侧弧-盆系时空结构与演化特征
    曹圣华
    罗小川
    唐峰林
    陈鲁根
    [J]. 中国地质, 2004, (01) : 51 -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