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和2011年鲁西南初秋罕见连阴雨天气对比分析

被引:6
作者
魏秀兰 [1 ]
赵熙 [2 ]
黄玉芳 [1 ]
机构
[1] 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
[2] 民航山东空管分局气象台
关键词
秋季连阴雨; 大尺度环流形势特征; 南亚高压; 物理量场; Q矢量散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9月2~10日(简称A过程)和2011年9月11~18日(简称B过程)鲁西南2次初秋连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特征、影响天气系统及其物理量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均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南亚高压和副热带急流位置偏北的背景下,副高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冷空气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时间相互作用而形成连阴雨天气。高低空急流的耦合是暴雨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原因。不同的是,A过程南亚高压和副热带急流在东亚地区轴线呈东北—西南走向,B过程呈东西走向,从而决定了连阴雨区的位置和走向。A过程在黄河上游有一经向度较大的低槽,山东受西南气流控制,且受低涡切变线影响,水汽辐合、动力条件非常强烈,降雨集中;B过程,乌拉尔山维持一稳定的阻塞高压,亚洲中纬度多短波槽东移,有3次明显的降雨过程,其中暴雨过程主要受低空急流和切变线影响,水汽输送强于A过程,动力条件较A过程弱,但持续时间长。Q矢量散度对暴雨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26 / 6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2012年初夏西北干旱区罕见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胡钰玲 ;
王遂缠 ;
王式功 ;
尚可政 ;
宁贵财 ;
康彩燕 .
干旱气象, 2015, 33 (01) :128-137
[2]   利用局地经向环流对河南一次连阴雨过程的定量诊断 [J].
孔海江 .
气象, 2014, 40 (12) :1481-1490
[3]   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及主要环流形势 [J].
王建兵 ;
安华银 ;
汪治桂 ;
王成福 ;
王亚茜 ;
陈洋 .
干旱气象, 2013, (01) :70-77
[4]   2011年陕西秋季强连阴雨天气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分析 [J].
方建刚 ;
易俊莲 .
灾害学, 2013, 28 (01) :6-10+27
[5]   2012年初浙江连阴雨天气的环流特征及其异常成因 [J].
张建海 ;
曹艳艳 .
暴雨灾害, 2012, 31 (04) :342-350
[6]   2011年9月华西秋雨特征及成因分析 [J].
蔡芗宁 ;
康志明 ;
牛若芸 ;
鲍媛媛 .
气象, 2012, 38 (07) :828-833
[7]   2011年秋季华西秋雨异常及成因分析 [J].
柳艳菊 ;
孙冷 ;
孙丞虎 ;
王遵娅 ;
王艳姣 ;
袁媛 .
气象, 2012, 38 (04) :456-463
[8]   2010年8月河北一次暴雨的综合诊断 [J].
王志超 ;
于雷 ;
黄鹤 ;
马鸿青 ;
王咏青 .
干旱气象, 2012, (01) :81-87
[9]   2009年2-3月我国南方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潘旸 ;
李建 ;
廖捷 ;
沈艳 ;
徐宾 ;
张洪政 .
气象, 2010, 36 (03) :39-46
[10]   鲁西北罕见的秋季连阴雨环流特征分析 [J].
于凤英 ;
常平 ;
杨学斌 .
气象, 2009, 35 (10) :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