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2010年和2011年鲁西南初秋罕见连阴雨天气对比分析
被引:6
作者
:
魏秀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
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
魏秀兰
[
1
]
赵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民航山东空管分局气象台
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
赵熙
[
2
]
黄玉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
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
黄玉芳
[
1
]
机构
:
[1]
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
[2]
民航山东空管分局气象台
来源
:
干旱气象
|
2015年
/ 04期
关键词
:
秋季连阴雨;
大尺度环流形势特征;
南亚高压;
物理量场;
Q矢量散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
0706 ;
070601 ;
摘要
: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9月2~10日(简称A过程)和2011年9月11~18日(简称B过程)鲁西南2次初秋连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特征、影响天气系统及其物理量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均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南亚高压和副热带急流位置偏北的背景下,副高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冷空气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时间相互作用而形成连阴雨天气。高低空急流的耦合是暴雨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原因。不同的是,A过程南亚高压和副热带急流在东亚地区轴线呈东北—西南走向,B过程呈东西走向,从而决定了连阴雨区的位置和走向。A过程在黄河上游有一经向度较大的低槽,山东受西南气流控制,且受低涡切变线影响,水汽辐合、动力条件非常强烈,降雨集中;B过程,乌拉尔山维持一稳定的阻塞高压,亚洲中纬度多短波槽东移,有3次明显的降雨过程,其中暴雨过程主要受低空急流和切变线影响,水汽输送强于A过程,动力条件较A过程弱,但持续时间长。Q矢量散度对暴雨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26 / 6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等编著, 1992
[12]
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M]. 气象出版社 , 曹钢锋等编著, 1988
[13]
非地转湿Q矢量在北上台风“桃芝”造成山东大暴雨中的应用
[J].
高留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山东省气象台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高留喜
;
丛春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气象台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丛春华
;
李本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济南市气象台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李本亮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5)
:533
-538
[14]
西北地区东部一次连阴雨过程等熵位涡分析
[J].
程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兰州中心气象台
程鹏
;
赵庆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兰州中心气象台
赵庆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江萍
;
孙国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兰州中心气象台
孙国武
.
干旱气象,
2007,
(01)
:58
-62
[15]
2003年陕西秋季连阴雨降水特点及环流条件分析
[J].
方建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方建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爱娟
;
陶建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陶建玲
;
高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高炬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4)
:509
-517
[16]
2004年9月2~6日川渝持续性暴雨过程初步分析
[J].
宗志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宗志平
;
张小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张小玲
.
气象,
2005,
(05)
:37
-41
[17]
西北区中东部2000年与2001年秋季连阴雨分析
[J].
林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林纾
;
章克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章克俭
.
气象,
2003,
(02)
:34
-38
[18]
湿Q矢量表达式及其应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兴旺
.
气象,
1998,
(08)
:4
-8
[19]
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及厄尔尼诺年的环流背景
[J].
施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施宁
.
气象,
1990,
(12)
:8
-14
[20]
准地转Q矢量分析及其在短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乐生
.
气象,
1988,
(08)
:25
-30
←
1
2
→
共 20 条
[11]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等编著, 1992
[12]
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M]. 气象出版社 , 曹钢锋等编著, 1988
[13]
非地转湿Q矢量在北上台风“桃芝”造成山东大暴雨中的应用
[J].
高留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山东省气象台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高留喜
;
丛春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气象台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丛春华
;
李本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济南市气象台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李本亮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5)
:533
-538
[14]
西北地区东部一次连阴雨过程等熵位涡分析
[J].
程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兰州中心气象台
程鹏
;
赵庆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兰州中心气象台
赵庆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江萍
;
孙国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兰州中心气象台
孙国武
.
干旱气象,
2007,
(01)
:58
-62
[15]
2003年陕西秋季连阴雨降水特点及环流条件分析
[J].
方建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方建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爱娟
;
陶建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陶建玲
;
高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高炬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4)
:509
-517
[16]
2004年9月2~6日川渝持续性暴雨过程初步分析
[J].
宗志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宗志平
;
张小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张小玲
.
气象,
2005,
(05)
:37
-41
[17]
西北区中东部2000年与2001年秋季连阴雨分析
[J].
林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林纾
;
章克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章克俭
.
气象,
2003,
(02)
:34
-38
[18]
湿Q矢量表达式及其应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兴旺
.
气象,
1998,
(08)
:4
-8
[19]
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及厄尔尼诺年的环流背景
[J].
施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施宁
.
气象,
1990,
(12)
:8
-14
[20]
准地转Q矢量分析及其在短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乐生
.
气象,
1988,
(08)
:25
-30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