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氮磷营养盐大气湿沉降特征及入湖贡献率

被引:53
作者
余辉 [1 ]
张璐璐 [1 ,2 ]
燕姝雯 [1 ]
李焕利 [1 ]
徐军 [3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
[2]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太湖; 湿沉降; 营养盐; 富营养化;
D O I
10.13198/j.res.2011.11.11.yuh.012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X13 [环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9年8月—2010年7月在太湖流域不同区域10个采样点收集降水样品230多个,测定其中不同形态N,P营养盐的质量浓度,分析太湖大气湿沉降中N,P营养盐沉降特征,计算N,P营养盐湿沉降率及其占太湖河流入湖负荷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湿沉降中ρ(TN)年均值为3.16 mgL,DTN(溶解性总氮)占TN的70%以上,其中以NH4+-N为主;湿沉降中ρ(TN)年均值最高值出现在南部湖区,最低值出现在北部湖区.湿沉降中ρ(TP)年均值为0.08 mgL,相对较低.5个区域湿沉降中不同形态N的质量浓度均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而不同形态N,P的湿沉降量均为夏季最大.南部、东部湖区TN的湿沉降率相对较大.各采样点湿沉降中NH4+-N沉降率约占DTN沉降率的30.4%~52.0%,NO3--N沉降率约占DTN的31.6%;各区域间湿沉降中DTP(溶解性总磷)占TP的比例差异较大.大气湿沉降中TN和TP的年沉降总量分别为10 868和247 t,为同期河流入湖负荷的18.6%和11.9%,湿沉降对太湖富营养化的贡献及可能带来的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210 / 121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大气湿沉降对长江口水域营养盐的贡献 [J].
付敏 ;
赵卫红 ;
王江涛 ;
苗辉 .
环境科学, 2008, (10) :2703-2709
[2]   太湖大气氮、磷营养元素干湿沉降率研究 [J].
杨龙元 ;
秦伯强 ;
胡维平 ;
罗潋葱 ;
宋玉芝 .
海洋与湖沼, 2007, (02) :104-110
[3]   太湖水环境演变与流域经济发展关系及趋势 [J].
黄智华 ;
薛滨 ;
逄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5) :627-631
[4]   九龙江流域大气氮干沉降 [J].
陈能汪 ;
洪华生 ;
肖健 ;
张珞平 ;
王吉苹 .
生态学报, 2006, (08) :2602-2607
[5]   太湖流域近20年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影响及发展趋势 [J].
靳晓莉 ;
高俊峰 ;
赵广举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3) :298-302
[6]   大气湿沉降向太湖水生生态系统输送氮的初步估算 [J].
宋玉芝 ;
秦伯强 ;
杨龙元 ;
胡维平 ;
罗潋葱 .
湖泊科学, 2005, (03) :226-230
[7]   酸雨研究进展与问题探讨 [J].
汪家权 ;
吴劲兵 ;
李如忠 ;
钱家忠 ;
潘天声 .
水科学进展, 2004, (04) :526-530
[8]   黄海及东海海域大气湿沉降(降水)中的营养元素 [J].
刘昌岭 ;
陈洪涛 ;
任宏波 ;
张国森 .
海洋环境科学, 2003, (03) :26-30
[9]   酸雨对太湖水环境潜在影响的初步研究 [J].
杨龙元 ;
秦伯强 ;
吴瑞金 .
湖泊科学, 2001, (02) :135-142
[10]   我国酸雨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J].
杨本宏 .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2000, (02) :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