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超深度脱硫技术进展

被引:12
作者
万国赋 [1 ]
段爱军 [1 ]
赵震 [1 ]
马丽 [2 ]
倪建明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
[3]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柴油; 加氢精制; 深度脱硫; 4,6-DMDBT; 催化剂;
D O I
10.13482/j.issn1001-7011.2006.05.016
中图分类号
X701.3 [脱硫与固硫];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降低柴油中硫含量对于提高汽车尾气排放质量从而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产超低硫柴油的技术主要有加氢脱硫(HDS)和非加氢脱硫两大方法。概述了深度加氢脱硫的机理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柴油的深度加氢脱硫需要有效分解馏分油中的4,6-二苯并噻吩(4,6-DMDBT)等难脱除的化合物。提出了研制高活性深度HDS催化剂的思路和途径并介绍了近年国内外柴油深度加氢脱硫研究的成果。此外对非加氢脱硫技术中的吸附法、氧化法和生物技术深度脱硫的研究近况也做了介绍。加氢方法和非加氢方法的有机结合是十分有前途的生产超低硫柴油的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658 / 6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炭负载Co-Mo催化剂的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J].
商红岩 ;
徐永强 ;
刘晨光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103-107+144
[2]   FH-DS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使用性能 [J].
郭蓉 ;
姚运海 ;
周勇 ;
刘继华 .
当代化工, 2004, (01) :37-39+46
[3]   以MCM-41为载体担载Co-Mo硫化物制备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 [J].
王瑶 ;
王安杰 ;
陈永英 ;
李翔 ;
姚平经 .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3, (06) :24-28
[4]   从2003年NPRA年会看清洁燃料及其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 [J].
苗毅 ;
杨哲 ;
张伟清 ;
卞爱华 .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3, (11) :12-16
[5]   RICH劣质柴油深度加氢处理技术首例工业装置一年来的运行 [J].
曲哲 ;
贾景山 ;
赵振辉 .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3, (07) :8-10
[6]   以TiO2-SiO2为载体的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J].
周亚松 ;
范小虎 ;
张绍金 ;
李颖 ;
任冬梅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387-391
[7]   生产低硫柴油的加氢催化剂 [J].
李书亮 .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2, (04) :44-47
[8]   21世纪的炼油技术 [J].
李大东 ;
张青 .
当代石油石化, 2002, (12) :4-9+14
[9]   石油二厂催化裂化柴油化学方法脱硫 [J].
杨丽娜 ;
李德飞 ;
李东胜 ;
秦永航 .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2) :22-24
[10]   γ-Mo2N新型催化剂加氢脱硫研究进展 [J].
龚树文 ;
陈皓侃 ;
李保庆 .
煤炭转化, 2002, (02)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