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南部海相侏罗系古油藏例析

被引:43
作者
赵政璋
李永铁
王岫岩
滕玉洪
单光华
张宽忠
郭祖军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大庆石油学院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侏罗纪; 古油藏; 油气藏特征; 油源对比; 勘探远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羌塘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生储盖组合。盆地内已发现100多处油气显示,其中最典型的南羌塘坳陷“隆鄂尼古油藏”发现于中侏罗统布曲组,为一被断层切割的背斜构造,出露面积约10km2。主要储层白云岩累计厚度达400.9m,孔隙度最高达15.5%,渗透率最高达283×10~3μm2。分析结果显示油苗性质为“轻质油”,具有海相原油的特征,其烃源岩主要为中侏罗统夏里组页岩。据构造及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史分析,盆地内构造形成和烃类转化的高峰期同处于燕山运动晚期。该古油藏的发现,说明了羌塘盆地内确实发生过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特别是在盆地内三叠系一中侏罗统未出露的大量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6+5 +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藏北羌塘盆地构造变形及其动力学背景 [J].
雷振宇 ;
李永铁 ;
刘忠 ;
鲁兵 .
地质论评, 2001, (04) :415-419
[2]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油气生成特征 [J].
程顶胜 ;
李永铁 ;
雷振宇 ;
郭祖军 ;
王桂宏 .
地质科学, 2000, (04) :474-481
[3]   藏北羌塘盆地侏罗系白云岩类型、成因及油气储集特征 [J].
朱井泉 ;
李永铁 .
古地理学报, 2000, (04) :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