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后茬冬小麦对氮素的响应及土壤氮素动态研究

被引:17
作者
邹亚丽
马效国
沈禹颖
南志标
高崇岳
陈文
罗彩云
段廷玉
陆妮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庆阳市畜牧局草原站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苜蓿后茬小麦; 土壤氮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1至2004年,在甘肃庆阳黄土高原定位研究了施氮和不施氮对比条件下,4龄苜蓿后茬冬小麦对氮素的响应。结果表明,4龄苜蓿后茬冬小麦产量对氮连续3年有响应,至第3茬,施氮显著增加籽粒产量(P<0.05),促进了第1茬冬小麦对氮的吸收,与产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第2茬冬小麦对氮肥的利用率最高,达47%,不施氮下土壤氮素处于亏缺状态,第1年的亏缺量最大、第2年最小;施氮明显增加第2茬冬小麦0~60cm土层中硝态氮的含量,且硝态氮的累积峰从2003年的0~60cm土层,转移到2004年的60~200cm,表明氮有一定程度的向下淋溶。在黄土高原,4龄苜蓿后茬种植头茬作物可不施氮肥。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影响 [J].
韩建国 ;
韩永伟 ;
孙铁军 ;
王小山 .
草业学报, 2004, (04) :21-28
[2]   小麦氮素营养研究进展 [J].
张强 ;
戴其根 ;
王曙光 ;
许轲 ;
黄严帅 ;
万靓军 .
甘肃农业科技, 2004, (07) :41-44
[3]   黄土高原苜蓿-冬小麦轮作系统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及产量响应 [J].
沈禹颖 ;
南志标 ;
高崇岳 ;
Bellotti W.D ;
陈文 .
生态学报, 2004, (03) :640-647
[4]   土壤肥力和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及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王月福 ;
于振文 ;
李尚霞 ;
余松烈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868-1872
[5]   种植苜蓿对黄绵土表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J].
张国盛 ;
黄高宝 ;
张仁陟 ;
黄鹏 ;
晋小军 ;
李玲玲 .
草业学报, 2003, (05) :88-93
[6]   旱地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定位研究 [J].
樊军 ;
郝明德 ;
王永功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3, (01) :31-36
[7]   苜蓿生产力动态及其水分生态环境效应 [J].
李玉山 .
土壤学报, 2002, (03) :404-411
[8]   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行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附视频 [J].
廖晓勇 ;
张杨珠 ;
刘学军 ;
陈新平 ;
张福锁 .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03) :94-98
[9]   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养份的影响 [J].
郭玉泉 ;
王金芬 ;
高翔 .
四川草原, 2000, (04) :20-24
[10]   黄土高原旱区长期不同轮作施肥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J].
刘晓宏 ;
郝明德 ;
樊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0, (03) :1-7